?“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公子朔辩解说,“哥哥死了,我也很痛苦。”
“谁是凶手?”
“我也不知道。”公子朔怕露馅,就说:“请父君授权儿臣拘捕凶手,为我哥哥报仇!”
宣公也只得顺水推舟,借坡下驴,厉声说道:“你一定给我抓到他们!”
公子朔假装唯唯诺诺:“是,儿臣一定尽力!”
这场变故,对宣公的打击不小,他支撑不住了,病倒在床。一闭上眼睛就看见急子、寿子、夷姜在他面前哭哭啼啼。每天饭食不进,医药无效,祈祷不灵,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宣公就一命呜呼了。
公子朔主持为宣公发丧,之后即位,被称作卫惠公。这时候,他才十五岁。
别看公子朔年龄不大,主意却很正。卫惠公上台,就清理了干部队伍,把左右公子一齐罢官。他的庶兄公子硕(字昭伯)心中不服生怕遭害连夜逃奔齐国。
卫惠公刚刚上台,就带兵支援齐国攻打纪国,被郑国打败。回国之后,一想起这事就心中不平,愤恨郑国。
祭足派使者来到郑国接郑昭公复国,使者拜见卫惠公。卫惠公一听说郑国来使就不高兴,问大臣:“他们郑国要干什么?”
大臣回答:“郑国发生了事情,郑厉公逃走了,他们要迎接郑昭公。”
一听这事,他觉得很解恨。你郑厉公在国外打胜仗,在国内打败仗,活该!就高兴地安排:“马上做好准备,寡人亲自接见郑使,送郑昭公回国。”
卫惠公还很讲面子,接见了郑使,会见了郑昭公,派兵把郑昭公送回郑国。
郑昭公回到郑国,事情很忙,也没有派使节带上礼品感谢卫惠公,卫惠公心中老大不高兴。
祭足把郑昭公接回郑国之后,一再检讨过去没能保护昭公的错误。郑昭公嘴上说:“寡人不在意那些陈年旧事,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可是内心和祭足还是有隔膜,见面总是高兴不起来。
祭足看到这种情况,也觉得不自在,经常借病不上朝。
高渠弥本来就和昭公没感情,担心昭公会害他,就养了许多门客杀手,一是防备,二是准备弑杀昭公。他和公子亹关系密切,暗中准备立公子亹为君。
这样郑国的情况就很复杂了。逃往在外的郑厉公突也没有闲着,他在蔡国,广交朋友,派人联系郑蔡边境的栎地郡宰檀伯,要以栎地为复国的大本营。檀伯没有答应,郑突就通过做买卖,买通一些人,训练兵勇,袭击杀害了檀伯,然后移居栎地,建立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