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隐下羞辱虚张荣誉(1 / 3)

?听说齐国要去周都洛阳朝见周桓王,郑庄公决定搭伴同行,他派人进行了联络,事先在齐国去洛阳途中的驿馆等待,准备好酒席,接应齐厘公。齐国是大国强国,而且主持正义,这是郑庄公所需要的。郑国是后起之秀,而且郑伯是朝廷卿士,对诸侯国的过错有发兵问罪的权力,这是齐釐(xi)公对郑国高看一眼的原因。两国互相有需要,友好的举动一拍即合。郑庄公和齐釐公歃血明誓,两国永结友好,互相之间有需要时,出兵相助。

到了洛阳,齐厘公在驿馆住下,郑庄公去了自己在洛阳的府邸。

周桓公报告周桓王,说齐釐公和郑庄公已经来到京城,已经报告要觐见大王。听说郑侯来朝王,周桓王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个郑侯也太豪横了,孤王不让他留在朝廷,他回去后就制造麻烦,好几年都不来朝。他对周桓公说:“孤王不想见他,让他回去。”

周桓公劝说:“当初我朝东迁的时候,郑国和晋国都作出了很多贡献,郑国三代侯伯辅佐朝政七、八十年,这对朝廷也是巨大的贡献,寤生在朝也二十多年,辅佐先王也是尽心尽力,做事比较公正,对朝廷是有贡献的。大王上来就让他回去了,寤生有点生气,应该谅解。大王不接见他,恐怕太伤感情了。”

经过周桓公的劝解,桓王勉强同意接见郑庄公。接见时,郑伯汇报了国内的情况。接见结束,周桓王问:“今年收成怎么样?”

郑庄公说:“庄稼长势不错,估计是个丰收年。”

周桓王说:“丰收就好。”

辞别桓王,郑伯准备回国,周桓王派人送来十车粮食,传话说:大王关心郑国的粮食不够吃,赏给千钟谷物,免得灾民到邻国田里取粮。

这句话说得郑伯无地自容,他感到非常耻辱,就想把粮食退掉。祭足说:“主公这就不对了。虽说是十车粮食并不贵重,怎么说也是大王的赏赐。有大王赏赐就是诸侯的荣耀,我们再买些绸缎布帛装在车上一同拉回,就说都是大王的赏赐。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周王重视主公,主公对他们说话就有力度。另外,我还听说宋国已经好几年没来朝王,这正是我们讨伐宋国的理由。回去之后,如果宋国还不朝王,我们就说朝廷怪罪下来,令主公调动诸侯国的兵马向宋国问罪。这个理由最硬了。”

这几句话把郑庄公说乐了。于是由祭足张罗买了一些布帛,还有一些空木箱子,郑庄公50辆大车满载而归,一路上到处宣扬周王的厚赏,给自己脸上贴金。

鲁国齐国还有其他国家都来朝王,谁都没有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