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紧张窘迫的感觉,善意的冲着周围人笑着。
进了姜南春的办公室,才算平静下来,姜南春笑呵呵的看着顾诚:“没想到大家都这么关注你,想老师年轻那会儿,第一本成名作也不过如此了。坐吧,主编马上过来了。”
顾诚摸摸脑袋:“哪里敢跟您比,老师说笑了。”
姜南春眼一瞪:“怎么不能比!我对你是很看好的,当然了,还要你自己也努力。”姜南春唯一担心的就是弟子对写作的态度,从与他人大相径庭的反应来看,顾诚明显不看重这本书。其余的小娃娃小说发行,就开心的不像话了,但是顾诚还是叫好久才来一趟。
“呵呵!”顾诚傻笑着。
不一会儿,编辑就到了,是个带着四方眼睛的中年人,姓王。王编辑一进门先冲着姜南春打招呼:“姜老师。”
“王编辑,你给这小子说下具体安排吧。”姜南春颔首说道。
“好的。”王编辑一扶眼镜,伸出手跟顾诚相握:“顾诚同学,你好。”
“编辑好。”顾诚握着手,随后二人坐下。王编辑开始讲起具体情况。
原来,嫩芽杂志社今春并非只发布了顾诚一本小说,而是将去年那帮子获得小说出版资格的。从中择选十本较好,然后一起发行,形成规模效应。当然了,因为具体内容的提前预判,发行数量是有差距的。顾诚小说《大明》,自然是最多的一本。而剩下的九本书,有的第一版就卖不动,有的却也是连续出了几次。
照着市场反馈,一轮的签名售书活动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在京都,在沪市,在其他华国富裕的大城市,马不停蹄的奔跑着热爱的少男少女们。而顾诚,将是接下来最关键的一员,势必要用他来炒热嫩芽杂志与嫩芽大赛。
而关于整个华国这段时间的不利舆论,说什么教坏少年,说什么鼓励学生退学,等等的言论。嫩芽杂志社一边通过友好媒体公关,一方面则是精心筹备着一场面对面的辩论。让几个桀骜不驯的少男少女,和一帮批判者理出个是非来。
但是,这个构想,却因为少年们偏激的思维方式而不得不暂时搁置。因为杂志社希望有好的影响,而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面。派一群愤世嫉俗的少年上台,那就真输了。听说了顾诚到来,王编辑终于开口邀请。
“怎么样,听了这么多。你也加入辩论会吧!”
辩论会啊!顾诚喃喃自语,但见编辑愁眉苦脸的样子,四五十岁的人还那么恳求自个,就答应道:“好吧,辩论就辩论,我不怕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