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越的大好适龄青年。听他话里的意思,顿时来了兴致:“是吗?莫非你看上谁了?快说,你打算祸害哪家的闺女?”
徐文瀚也是刚送走奉旨上门说媒的王雨农,便随后来了杨府。
待徐文瀚说清原委。杨致立马兴致全无,默然不语。在皇帝赐婚、首辅宰相说媒的光鲜外表下,仍然是一桩帝王心术操纵的政治交易。
退而言之,“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在这个年代实在是一件高不可攀的奢侈品。在这一方面,徐文瀚与杨致没有任何可比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八字真经,造就了这个年代先结婚后恋爱的主流婚姻模式。
杨致为之庆幸的是,至今没听说过徐文瀚有心仪的女子。即便皇帝有强加的成分,也还算不难接受。好在这年头在婚姻大门之外,还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怎么?老婆你不喜欢?那就纳妾啊!娶多少个小老婆都行!
憋了半晌,直接问道:“那你娶吗?”
徐文瀚见杨致并无多话。不由一愣。随即意识到,杨致对其中关节看得十分透彻。苦笑道:“当然。名儒之后,书香门第,品正貌端。为何不娶?认真说来,我府里也该有个当家的女人了。只要我明日上朝点个头,皇上便会即刻下旨赐婚。据王老相爷说,皇上怕我受穷,有意让你来操办。我父母双亡,几个本家叔伯亲戚还远在信阳。你我情同手足。由你操办,那是最好不过。”
杨致听徐文瀚这么一说,不禁大大松了一口气。皱眉嘀咕道:“怕你受穷?皇上若是真怕你受穷的话,多给你些赏赐不就完了吗?一毛不拔的赐婚,真他妈抠门啊!……皇帝老儿这是在讹我呢?还是想要我去讹人?”
徐文瀚笑道:“皇上摸透了你绝计不肯吃亏的性子,讹你与你讹别人,有何两样?对了,方才我在路上听说,今日你在东市与康王携手演了一出好戏?”
杨致心里非常清楚,徐文瀚心机深沉,能权衡利弊勉强接受这桩婚事就不错了,万万谈不上满意。知他心底腻歪无意多说,也乐得就此岔开话题,搏他一笑。
东市闹剧的起因与经过并不复杂,最大的亮点在于凉拌活人的绝佳创意。这个天才创意的知识版权,由杨致与赵敢共享平分。
当时杨致正在一家药行挑拣药材,街口骤然人声鼎沸,街肆间的人群纷纷赶去看热闹,杨致也顺理成章的成了诸多围观者的一员。既是有人出头,而且还是一位带了四个如狼似虎的随从的皇子,杨致原本只想做个纯粹的看客,不打算掺和,更不打算与赵敢相认。
不料赵敢两名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