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一家客栈的客房中,四人围绕着油灯而坐。孟昶问薛平:“那支笔的笔杆出自哪?”
“据伙计说,那样明显的‘鬼脸’特征是海南的黄花梨所制无疑。”孟昶一笑,他虽然不懂字画,但是四副字所写的都是关于风景的诗句,所以他想到了那支笔杆。如此看来他所想的到时没有错。
“孟安,你想一想,四副书法中,有没有关于描写海南风景的字句?”
孟安有些为难:“那些都是描写风景的诗句,我没见过海南,怎么知道海南是什么样?哪句诗是写海南的?”
“不打紧,你念出来就好。”
孟安思索片刻,对于过目不忘的他而言这些事情简单,张口便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见三人摇头,孟安又继续道:“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众人还是摇头不做声,孟安继续念:“半醉倚人落珥簪。天香不数海南沈。时倾秋水话春心。已觉吹箫归碧落,从今禊饮笑山阴。金杯休惜十分深。”
念完第三句时,薛平眼前一亮:“是了,就是这首,孟安你还记不记得这首诗的落款和提名是谁?”
“嗯,写的是,楚,盛隆十年十一月公治乾于小屋喜作。”盛隆十年?公治乾现在的虽然一字千金,但那是盛隆二十年以后的事了,盛隆二十年之前的书法和字可是一文不值。据说是突然一夜之间换了风格,不在走临摹路线,写的字自成一体,一时声名鹊起。
现在是长治十五年,一般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只有驾崩新帝即位的时候才会换年号。按照年龄推算,公治乾应该年过花甲了。
见没了下文,阿果道:“那我们现在就去找公治乾了?”
隐隐的,孟昶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你们谁了解公治乾吗?”
众人一愣,却不知道孟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公治乾是北方人,海南在南方,要去海南的话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里海盗多,战争频繁,还要穿过瘴气弥漫的南疆,试问公治乾会去那吗?既然没有去哪,为什么又会写海南的诗?”
薛平忽然觉得自己跟着孟昶真的是跟对了:“那你的意思是,这首诗不是公治乾写的,可是那是真迹啊。”
“我不是那个意思,公治乾出名之前,喜欢临摹,他善于写字,却不善于作诗,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