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给个官当(2 / 4)

大军师 离人赋 2699 字 2021-06-06

之后,当殚精竭虑以图报效大汉。可如今乱世,久久没有施展拳脚之地,空有一身抱负也徒劳无功。”

刘备话极为巧妙,避过了韩明的问题。他不想自己从哪里来,那样会显示出自己对前面主子的不忠,又不想自己打算去往哪里,因为他心底是打算赖在荆州不走的。

甚至,他想过,如果有名正言顺又不会遭人诟病的时机,他可是会毫不犹豫的就把荆州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此,iong中霸业可成。

这刘备不好对付,话的技巧可以算得上是三国人才中名列前茅的。韩明本想用话套出刘备些东西,顺便打消刘备留下来的心思,但是却被他巧妙的化解了。

妙,当真是妙。

可是你刘备话在有技巧,心里再有计谋,这荆州只要我韩明在一日,就绝不会轮到你作主!

韩明对刘备的能耐很认可,但他对自己更有信心。别人不知道刘备,他还能不清楚。三国之中陶恭祖三让徐州,这刘备都谦让。难道其心里就没有对徐州的觊觎么?韩明不信。

若是没有,为何最后徐州还是落到了他的手里。

难不成真的是因为陶谦死时跟刘备的那番话,徐州没有他刘备,就一定会落到曹操,袁术等人的手中?

非也。

想想白帝城托孤之事,当是诸葛亮面对的蜀国诺大基业,面对刘备托孤之前那些话。什么阿斗若是不堪大任,让诸葛亮就自立为主。诸葛亮没有,尽心竭力鞠躬尽瘁的辅佐那个扶不起的阿斗,独自撑起蜀国一片天。

那个时候面对陶谦临终的遗言,他刘备就不能这么做么?如果刘备有帮助徐州脱离群雄虎口的能力,他为何不能辅佐陶谦之子陶应管理徐州,而是‘勉为其难’的作了徐州之主。

这明,刘备从一开始就是抱着那徐州的想法去的。

而今日,他刘备来荆州不是打着荆州的主意,韩明是一万个不相信。既然刘备隐藏自己意图,回避话题,那就更明了他心里其实虚得很。

韩明也不去逼问,只笑道:“皇叔高见,如今大汉根基动摇。韩明身在荆州为官,就当尽心竭力为荆州百姓造福。况且我主刘荆州有心匡扶汉室,若皇叔心存与汉室,当一同助我主得成所愿。”

既然刘备是赶不走,那韩明就干脆提议他留下来。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韩明绝不会允许他闹出什么事来。而且现在刘琦年轻,身体很好,他刘备没机会找到那个合适的理由上位。

更不用,韩明给刘琦扣上了有心匡扶汉室的帽子。这就是刘备一直打着的口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