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戚戚。”
张碧霞父女两人目瞪口呆地看着朱恩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朱恩泽,居然可以背完整本论语,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难怪张碧霞父女吃惊。
宋代的读书人地位极高,但不是朱恩泽这种连县发解选拔试都没有过的穷小子,最后张碧霞允许朱恩泽每次借一本书,朱恩泽对这个要求当然没有意见。
说实话,四书五经朱恩泽早就背得滚瓜烂熟,朱恩泽借书只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
王安石积极倡导科举以经义取士,并以改变“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的状况。经义就是四书五经,也是考试的重点,也就是说南宋的科举已经和明清的科举极为相似了,而四书五经恰恰是朱恩泽的强项,如此情况下,朱恩泽没有不中进士的道理。
张财主的书房的藏书还是比较丰富的,主要是张财主有一个儿子也在读书,可张财主的儿子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每天就知道穿梭于花柳街巷,在县城读书十年,连县发解试都没有通过。
待朱恩泽选择了一本《诗经》后,就离开了张财主的家,张碧霞父女两人可不淡定了:
“爹爹,难道癞蛤蟆真的是神童不成,一天学没有上,居然可以背完整本论语。”
“也许是这小子只是在哪里偷听到的。”
“就算是偷听到的,可我刚才考了他认字啊!那些字他全部认识啊!”
“那为父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也许是朱家的祖坟冒轻烟了吧!”
“爹爹,你看朱恩泽这小子怎么样?”
张碧霞一说完,就脸上红霞飞,张财主可是过来人,那名不明白张碧霞的小心思,但老奸巨猾的张财主可不想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朱恩泽这个上无片瓦栖身,下午寸土活命的穷小子。
“闺女啊!咱们大宋的读书人少说也上百万吧!可能中进士的那是少之又少,就算朱恩泽认识几个字,难道他还在中进士不成,依老夫看来,绝不可能……”
“哎哟……闺女你扯为父的胡子干嘛?”
“谁让你咒癞蛤蟆不能中进士的,我看癞蛤蟆今后绝对能中进士,咱们是雪中送炭好,还是锦上添花好呢?”
“可闺女你还小啊!”
“我就要癞蛤蟆……”
“等等,等那小子中进士在说。”
“想得倒美,人家中进士以后能看得起你这个乡下土财主?”
“也对,那等他中举再说。”
……
朱恩泽的破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