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忙不迭称颂县令大人慧眼识人,居功至伟,又赞吴为不惮辛苦,劳苦功高,尤以那几名受益田主赞颂之语更是真心诚意。李县令听得吴为将功劳归于自己,心里暗赞吴为会做人,又加意勉励了一番,命师爷将此事拟文向延安府呈报,料得上峰会大加表彰,当然,也少不了会将吴为的功劳重重提上一笔。
自流灌溉既成,吴为禀明县令,组织灾民修缮毁弃的前朝水利设施,恢复原有灌溉网络,李县令自是无有不允,吴为行事均为自掏腰包,并不烦公帑,取得的功劳却是自己占大头,这样的好下属却到哪里寻得?吴为遂命衙署中的各房书吏下乡负责组织灾民修缮水利,此时他威信已高,县令信重,众人皆是凛尊。话说回来,下乡虽是辛苦,且喜吴为手笔大方,给的津贴也甚为丰厚,且多以食物折现,在此大灾之年,多少能补贴家计,因此众人也无怨言。
吴为又对此法进行改进,以陶管代替pvc波纹管,以桐油防水,先将管道两头封堵,再在管道最高处往管道中注满水,然后将注水处以油布桐油等物加以封闭,最后将两头封闭处解除封口,则也可实现虹吸法自流灌溉。此法无需抽水泵即可完成,但对管道密闭性要求甚高,也颇费工料,但胜在符合这时代技术水平,便于普遍推广。
吴为组织民众以这两种方法修建多条引水灌溉管道,惠及两岸大片旱地,其法工艺简单,且吴为毫不藏私,多有那等待不及的乡绅学了去,自行修建管道从延河取水的,吴为也乐于派遣工匠予以义务指导。眼看安塞县内绝收已成定局的大片田地,今秋至少能获得一些收成了,一时之间,吴为之名在城乡之间广为传颂。
在这段日子中,吴为与现代之间的交互也未停止,除每晚仍是回水岸半岛的豪宅中歇息外,也随时与球球保持联系,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宝聚斋的入股事宜也波澜不惊地完成了,象周展承诺的一样,向市文物局提出购买要约,土地转让等一应手续均由其办理,且其所言在文物局关系深厚实在不是虚话,办事效率奇高,不到一月,宝聚斋所在的土地房屋已白纸黑字地归在了吴为名下,吴为也正式成为了宝聚斋的大股东之一。他也不食言,既然周展行事如此痛快,他也要报之以李。这段时间他向宝聚斋提供了一批古董,数量和质量均远超前两次之和,均为吴为命人往延安府城重金采购的精品,多为官窑瓷器,金银玉器之类,如古玩中的大宗,书画古籍倒是一件也无,没办法,一来陕西这旮旯文风不盛,象明四家之类的值钱货色是没有的,二来本土画家的真品虽多少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