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怨……”
说到这里,他抬头望向朱棣。发现朱棣又一次被自己激怒了,正瞪着眼睛似乎准备呵斥,方孝孺下意识地朝殿外望去,发现天空突然一亮,电闪在云中疾走龙蛇,一闪过后紧接一片轰鸣不绝的雷声,刚才已然渐渐停歇的豪雨仿佛受了惊似的一顿,立刻又急骤地砸落下来。
殿内诸人再一次集体变成木雕泥塑。
滚滚闷雷渐渐远去,良久,殿内突然发出“啪”的一声,众人的心脏立即跳到了嗓子眼。殿内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太监大概有心疾,眼一黑“扑通”一声栽倒在地昏晕过去。
朱棣不满地向发出声响的方向望去,却看见胡俨手忙脚乱地从地上捡起一块玉佩。原来,胡俨因为太过紧张,无意中将腰间系着玉佩的细绳给扯断,玉佩掉在了地上发出的响声将那名小太监吓晕了。
这时,僧道衍向方孝孺质问道:“方先生,你也看到了:我主怒,天亦怒……这难道还不能证明天命所归!如今你还有什么话说?!”
无助地环视四周,半晌,方孝孺突然象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似地嚎啕大哭起来,他带着哭腔喊道:“我不信……我不信……这些都是假的……”
这次朱棣请他来拟即位诏书,方孝孺一入殿便当众嚎啕,声彻殿庭,当时朱棣也颇为感动,毕竟忠臣谁都喜欢。所以朱棣便走下殿来对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自然不会被这句话糊弄过去。方孝孺梗着脖子问道:“既然你只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那么成王在哪里?”
朱棣叹口气,满脸的痛惜。“成王被奸臣蒙蔽,周围多是宵小之辈。我入城时,皇宫被焚,他已丧身火海。”
方孝孺追问道:“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耐着性子答道:“如今国家尚未完全安定,需要一个能够自主的成年人做皇帝。”
方孝孺仍旧不依不饶地追问:“那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弟?”
这时朱棣已经很不高兴了,只是想到麾下第一谋臣僧道衍曾经告诫他:方孝孺在读书人的心目中地位极高,如果伤害他,就会在士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所以,朱棣不得不耐着性子继续解释:“由谁当皇帝毕竟是我们朱家的家事,先生就不必操心了。”
说完,朱棣回到那又宽又高的龙座上,命人把纸笔交给方孝孺,说道:“拟即位诏书这件事,非先生不可!”
方孝孺将笔扔到地上,哭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