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3 / 6)

凤洗高梧 Xiaose_wh 5458 字 2021-06-06

护草原植被。这并不是游牧民族特有的问题,因为在别的地方,同样存在疯狂破坏自然环境以便获得私利的情况。例如,破坏性开采;开办污染极为严重的工厂……总而言之,他们的心态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随着信仰在这片古老国度上逐渐消失,拥有这种人生观的人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了——多数人都认为“我死后哪怕洪水满滔天”的心态不好,同时也认为自己不是那种人,但是从人们的日常行动上分析,结论却相反。

比如说在对待汽车的态度上。汽车能够让人通行方便,但同时却会造成一定的污染。绝对不坐汽车自然太过极端,比较好的选择应该是距离较近时尽量使用自行车或是步行,距离较远时尽量坐公共汽车。但事实上,人们出行时往往会将自己的方便放在第一位,有私车或是有公车可以私用的绝对不打的,能够打的(比如经济宽裕或是打的能够报销)就绝对不坐公车——至于说会给环境造成更多污染的问题,谁会管它?

又比如说对待一次性方便筷的态度。顾名思义,一次性方便筷便是一次性使用,很方便的筷子。人们为了获得这种便利所付出代价是大片森林的消失——我国每年消耗450亿双一次性筷子,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又有多少人会因为顾虑森林消失因而尽量不用或少用方便筷呢?

再比如说对待塑料袋的态度。塑料袋是不可降解的物质,因此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非常严重。多年前,人们去菜场总会挎着自己的菜篮子。而现在,还有多少人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挎着菜篮子去菜场?……

由此可以得知: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为了自己能够生活得更舒适一些,基本上不会考虑自然环境是否会恶化,后人的生存条件是否会恶劣。

现代人比前人更加自私自利,或许是因为相信来世或是天堂的人越来越少的缘故。既然死后没有来世也没有天堂或地狱,那自然是“哪管它洪水滔天”?

……

大头伸手在东方伊浩眼前晃了晃。“你在想些什么?都发了好半天呆了。现在已经到地头了,还不下车!”

东方伊浩下了车。和昨天一样,竹杆来到劳动地点后首先是麻利地摆放好躺椅和折叠椅。坐下后,东方伊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于是向大头问道:“西北分公司的这块业务,也就是象我们这样的营地主要靠什么赢利?”

“赢利?”大头摇摇头。“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下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