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理由拒绝。
原本以为会和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大工棚里,抵达宿舍楼时,才知道以前的猜测完全错误。
这是一个崭新的生活区,举目望去,这个生活区似乎没有围墙。在我的印象中,城市中稍微新一点的生活区都会被围墙围着,甚至一些较老的生活区也因为改造而被围在了围墙里。没有围墙倒也罢了,更令我奇怪的则是生活区里的建筑物。从某方面讲,它们有点象四合院,但大得多——占地面积起码在一千平方米以上。而且,这些建筑物不是平房,而是三层楼的楼房。这样的建筑物在五六十年代好象风行过一阵子,但是由于它的采光、通风都不好,而且容积率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弊病,所以后来便慢慢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中。没想到,我今天居然再次看到这样的建筑——而且还是崭新的!
懵懵懂懂地跟着周从其中一栋建筑的大门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准确地说,应该是个广场。广场规划得很细致,分为几块。有设置着各类健身器材的;有用来晒衣服和被褥的;有一块地方显然是个篮球场;最大的一块地没有浇水泥,上面种着各种花花草草……嗯,还有各种菜蔬。奇怪的是,广场上几乎都是老人,仅有的几个年青人,却又看起来象是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或是义工。
这儿看起来好象养老院呢?怎么把我带到这儿了?我转过头,用眼神向周提出疑问。
周虽然没有看着我,但他却象知道我的疑问一样淡淡说道:“这里可以说是养老院,也可以说不是。现在正是上班时间,所以基本看不到年青人。”
周一边走一边说道:“想要给一个新人讲解南北湖开发区的人文氛围以及解释东方集团的企业文化,其实很麻烦。因为,这里很多东西与别处都不同,就算讲个三天三夜也未必讲得完。所以,我只能给你讲个大概,更多的则需要你自己去观察、去了解。”
“比如说这个小区,从实质上讲,它确实说是南北湖开发区的养老院。但是同时,这里又住着一些普通的居民。之所以要这样混住,是为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常规养老院的物质条件再怎么好,但住在一个只有老人的地方,老人们怎么也无法避免产生失落甚至是被抛弃的感觉。”
“南北湖开发区对待老人和儿童的政策上,真正贯彻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凡是南北湖开发区的正式居民,都可以将年纪大于六十岁的直系亲人送到这里来居住。住在这栋楼的老人,每个月的食宿费和护理费是六百元。为了不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