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沐浴?
山中陵也有管理者,每逢十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每座山坟头进行整洁,不然这片乐土早成了一片荒芜之地。供奉弥漫在山间,在这片山中陵中,除了山坟外,还有一个很特别的邻居,那是两座宏伟的山中寺院。
有人说,山中寺要比山中陵园建成的早;又有人说,山中陵园后才建有山中寺。当地人都没有关注到底是谁先谁后,只知道“山中陵旁山中寺,山中寺院伴陵园”。
仿佛是为了给这片乐土增加正能量,寺庙中总能听到宏伟的诵经声,每到初晨五点正时或者入夜七点正时,山间回荡出钟鸣,令人心平气和的钟声。
大一时期,阿烨就迷恋上了这个钟鸣声,每晚七点总能在楼顶天台上看见阿烨的影子,对着山的那头静静的注视着,内心深处感慨万千。
白天的山中陵园显得很是普通,到夜晚山中陵静默在山峦中,天悬点点星光衬托,莫名中生出一种令人不敢靠近的气息。
夜间的神秘感使得白天的山中陵园显得更为平易近人,回头瞧那山中陵,整齐的规划出不同的区域。
每一处地头上拥有着许许多多的小方格,每块一平多的方格土地上均是规划整齐的石碑直立着,每座碑旁都放置着一对祥瑞尊,或石狮座,或麒麟座,瑞兽座旁栽种着迷你的小树苗,整的一片高大上了得,这里可以随处可见这般至尊排场。生时没有享受过帝王级别的待遇,也唯有作古时被后人供养在这片人间乐土中。
细细想来,人生实属不易,那些拼命在这座繁华都市中谋取一份存在感,想扎根在异地的大多数人,生活没有带给他们舒服,只是为了生存而活着,娶妻生子,延续后代,开枝散叶,有了归属感便有了一份安定,岁月不饶人,最后依然要落叶归根于此。
为了生活,大多数每天可谓是机械般劳作,丝毫没有享受过舒服是一种什么感觉。不间断,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有人说,舒服是留给死者的,活着的人都是要累的,不管是心累,还是身累,总的来说都是累。
不管为了什么而活,毕竟我们都还活着,对于死去的人,我们怀缅他们,更敬重他们,因为他们是早我们一步接近舒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舒服,饱含着沉淀的舒服。
这个山头至从有了这片安乐林,赋予这片天地一种新的使命,显得更为庄重、更加神秘。阿烨很喜欢这里的宁静,每次涉入,总能给人一种新的感觉,但有一种感觉是不可缺的,那便是平静。
思绪离开了这片举世无争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