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则是环境不达标,被停产整顿,环境不达标的企业,基本上不存在重新恢复生产的条件,他们环境污染最主要的是煤矸石的污染水源问题,这一类的污染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另外找地方堆放煤矸石。然而,这些煤矿,多是在河边,或者是河沟或者溪水边,在周围找地方,那同样会产生类似的污染,而煤矸石的量又太大,根本不可能运走多远,因此,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实际上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严格的环境政策,持续的坚持,让一些企业无法坚持下去,最终,无奈的选择了关闭。
当然,也有着一些企业选择了冒险复工,只不过,县政斧显然早就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风险,县政斧早就下发了一份文件,将这些企业的停工监督责任,下放到了乡镇政斧,并且要求乡镇政斧每十天检查一次,确保政策得到落实,同时,还规定了乡镇政斧一把手负责制,但凡辖区内发生了违法复工事件而没有制止或者报告,政斧一把手负全责。这一政策,让那些煤矿根本无处可逃,冒险复工,而等待他们的,则是被强行关闭,并且伴随着罚款,也有着一些后台强硬的煤矿,打通了地方上的关节,煤矿悄悄的恢复了生产。然而,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他们刚刚开工不到半个月,就被再次突然光临的检查组抓了个正着,并且,迅速的查清楚了恢复生产的时间。第二天,县政斧就迅速的做出了处理,镇长,主管副镇长被无条件停职,事发地村领导被撤职,煤矿被强行关闭。同时,县政斧,监察厅、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组成的调查组调查组迅速入驻煤矿,对违法开工的事情展开调查,仅仅三天的时间,就查清楚了这是一起严重的地方保护事件,书记,镇长,副书记,两个副镇长,组织委员,无一例外地牵涉进了事件之中,七个党委成员中,仅有工会主席在这件事上投了反对票。
“温书记,我介意对闵岩镇党委成员,除工会主席郭连成外,全部撤职!”柳罡迅速的将情况汇报给了温向贵,并且迅速的说出了自己的处理方式。
“全部撤职,柳县长,这会不会打击面太宽了一些。”温向贵脸色微微的一变,一个镇七个党委成员,一下子打掉六个,而且剩下的还是一个最没有实权的工会主席,这显然太严厉了一些。
“既然是集体作出的决定,那就应该集体承担责任,如果让某一个人两个人负责,那是不公平的。”柳罡要的就是严厉,有一个幸免,也就有人存在侥幸心理,有着两个人幸免,存在侥幸心理的人就会更多,放过的人愈多,存在侥幸心理的人也就越多,那根本起不到震慑的作用,要让每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