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赞他一声,谁也不敢抹杀他对于费家湾煤矿的功劳。
然而,他付出了那么多,得到的是什么?每个月一千多块钱的工资,每年几千块钱的奖金,按照煤矿的规定,他的奖金系数最高,是3.0,也就是说,是普通工人的三倍,偶尔的,县里也会给他一个红包,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然后,就是一系列的荣誉证书,什么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矿长……原本,他对于这个,他已经很满足了,他并不是一个物质**很高的人,部队养成的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也一直坚持着,再说了,煤矿这样的地方,他也委实没有什么消费的地方,更何况,他可是矿长,差不多什么都可以报销,他根本没有什么花费,老伴儿早死,就两个孩子,他的工资,他的奖金,那也是足以让他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可是,一次煤炭局组织的考察,或者应该说旅游,却是彻底的改变了他的看法,他们去的地方,是欧洲几个最发达的地区,这一次的旅行,让他大大的开了眼界,也让他感觉到了地区的落后,当然,这些并不足以改变他的内心,最让他心底失衡的,是那些煤矿的矿长们,他们一个个的出手阔绰,完全可以说挥金如土,钱在他们手里,仿佛就是纸一般,根本没有一点心痛,而他准备的五千元钱,在他们眼里是那么的寒酸,还有他一身几十元钱的普通衣服,让他在一群暴发户中,显得是那么的另类。
暴发户,蛀虫……这是他对那些同行的称呼,他鄙视他们,他瞧不起他们,至少,那时候他是如此想的,然而,他心底无疑也是不平衡的,费家湾煤矿是发展的最好的,是经营的最好的,这是他最大的骄傲,可是,他却为什么是这些人中最糟糕的一个?难道,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些人为什么那么有钱,这傻子都能看出来,都能想到,政斧的领导是干什么吃的?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就仅仅有些失衡,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十多年养成的习惯,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直到,直到儿子初中毕业辍学在家,儿子没有考上高中,甚至连技校都没有考上,那成绩,就一个字——糟,非常的糟糕,他将自己的心血都花在了煤矿的管理上,哪还有时间管儿子的学习,其实也不是不管,每次儿子成绩差了,他也都棍棒加身,只是,次次都那么糟糕,他也就失去了信心了,再想着,自己不也没有什么文化,不照样能够干一番事业,当然,他也有着足够的能力让儿子去上学,找找关系,让儿子去上学,那也是完全可以的,只是,儿子不愿意上学,他也无可奈何。煤矿招工,他让儿子去,儿子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