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巧遇(3 / 4)

意见,他的目的也就是把钱收回来,至于什么方式,他并不想去干涉,李巍然用了这种不显眼的方式解决问题,也算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办法,即把钱还回去了,还维护了自身的形象。

“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除了用来维持生产所必须的资金,准备用这笔钱将工人的社保金买了,不少工人为工厂干了几十年,退休了还拿不上退休金,连生活都很难保障……”说起老工人的情况,吴刚轩则是有些自惭,毕竟,他是水泥厂主管生产的副厂长。

“恩,这些问题应该尽快解决,虽然一次姓付出大一些,可是,这些人进入了社保,就有了保障,你们厂的负担也会减轻许多,从长远来看,是有利的!”分管的就包括了劳动保障,又在改制办工作了这么一段时间,柳罡对于社保,也有了一些认识,社保对于工厂来说,是很合算的,毕竟,像这种社保,国家是给予了很大的扶持的,工厂一次姓缴纳的社保资金,绝对比每年支付退休工资跟轻松的多,只不过因为一次姓缴纳的资金数量有些大,不少的企业领导情愿拖着,也不愿意交。

对于那些企业,柳罡最初是很不理解的,这些事情,明明是很划算的事情,这些企业为什么就不愿意缴纳呢?不过,后来渐渐的也明白了一些,这些乡镇企业也好,国有企业也好,那厂长什么的,都是上面任命的,就像他们这些政斧领导一样,谁知道自己能在那位置上呆多久呢?一次姓交社保虽然划算,可是要一次姓拿出那么多的钱,这别说对于效益差的企业,就是效益好的企业,那也是一笔比较大的负担,而每年支付退休金,虽然很不划算,可是,每年支付的金额,却是要少的多,企业的负担也就小的多,对于那些投机专营,压根就不管企业未来的人,那自然是选择眼前的经济宽松,企业亏也好,不划算也好,他们是不会过问的,到时候,他们说不定就调走了。

水泥厂的退休工人并不多,毕竟,水泥厂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而且,后来柳林建厂,差不多分走了三分之一熟练老职工,补充了一批新人,不过,水泥厂五十来岁,接近退休的人却是不少,二十多年的老厂了,当时参加工作的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现在也是五十来岁了,也是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了,这部分人的社保,也一并的被考虑了进去,吴刚轩的意见,就是按照年龄和工龄,能交多少,就交多少,等有了资金,再解决剩下的职工。

吴刚轩对于资金的安排,也让柳罡对于吴刚轩又多了一分的认同,虽然不明白吴刚轩的能力,可是,对于吴刚轩的人品,那至少是认同的,至于吴刚轩的能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