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武侠剧风格(4 / 5)

是本剧的副导演。

制片人张集中;音乐总监雨泉;美术指导宋洪来,中国美院过来的副教授,擅长中国古典水墨画的研究;特效总监朱少兵,紫晶石视效的业务骨干,专攻cg特效。

秦天柱作为导演,首先发言。

“金镛剧,拍过的版本很多,尤其是香港无线拍摄的剧集,质量都相当不错。那么我们再去拍,能拍出什么新鲜来,或者说能有什么提高呢?”

秦天柱开场这样反问大家,也这样反问自己。“我们今天不去谈每部剧的演员或是每部金镛部的改编剧情,那太具体了。我们今天就是讨论一些武侠剧比较共姓的东西,以确立我们的风格。”

“我们的武侠剧要拍得大气,要实景!”

这是张集中的回答,这也是他拿手的。秦天柱听后点了点头:“我们现在市场环境很好,投资是不用愁的,要将武侠剧拍得大气也不是什么难事。”

见大家还没什么具体的想法,秦天柱干脆就先将自己的想法托盘而出。“我觉得,我们第一步是要继承香港武侠剧成功的地方,它们的成功在哪里,我觉得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它们的定位。香港的武侠剧,被定位在一种快餐文化,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需要继承!”

与之相对比,朝廷台拍的那版《笑傲江湖》口碑不怎么样。秦天柱觉得,这当中的原因就是定位有误。

你绝不能说那版《笑傲江湖》是部烂剧,事实上他制作极为精良。但他就是不讨观众的喜欢,因为它拍得太雅,太静谧内敛了。拍摄这部剧的导演是个中年人,他拍得比较适合他们这批中老年人的口味,金镛先生自己说过他很喜欢这部《笑傲江湖》,秦天柱觉得他并不是说的恭维话。那一版的《笑傲江湖》拍得很有气质,非常淡雅,就像一品香茗,值得这些上了年纪有些文雅的人去细细品味。

但是,观看武侠剧的主力观众都是些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们,他们对武侠剧的希望是一杯冰红茶或是一杯可口可乐什么的,他们是绝对没什么耐心坐下来慢慢品茶的,而且年轻人也不可能品得出什么内涵。

所以,秦天柱对自己这一版《笑傲江湖》的定位,也是快餐文化。作为一个商人,他是绝对不会和一部剧的主体目标观众作对的。

张集中有些意见:“与港产剧一样的定位?那我们还费那么大劲干什么?”

“当然会有所不同!”秦天柱解释道:“我的意思,我们可以在快餐文化的定位上,稍微加点内涵,多点淡雅,来点艺术什么的,但步子绝对不能迈得太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