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国产动画(4 / 5)

想为现在的动画人做些辩护:“奕老,也不能都说是现在的人创作态度不好造成的,既然现在大家的创作态度都不好,总该有些深层次的原因吧?”

奕老深望了秦天柱一眼,最后还是点点头:“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所有人的创作态度都不好,确实有深层次的原因要挖掘!”

“也许,是培育优秀我们这些老动画的那个体制已经完蛋了,所有的积累都被付之一炬。”

回想起自己在美影厂这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奕老最后给了秦天柱这样的一个答案。或许,自己这样的老动画人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注定要被历史所淘汰,一念至此,他不由有些落寞。

“就说我们的《大闹天宫》吧,制作者都是国家职工,拿国家工资,工资不高,但这是普遍现象,人人都拿这样的工资,所以没有人抱怨什么。工资虽低却稳定,确保制作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保障,没有后顾之忧。

制作者除了本单位工作人员,还有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参与,但顶多就是拿点加班费。过去的惯例就是,这是单位分配的任务,个人要努力完成,没有你个人挑三捡四的地方,如果没有按质按量完成,那是你的思想作风有问题。

是的,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体制约束了艺术家的创造力,但知不知道稳定的环境对艺术家的创作同样重要?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为生活忙于奔命,他有什么精力去创作?

我们的《大闹天宫》制作完成后,国家全价收购。也就是说你把动画做好了,国家就买下来了,这个价格是高于你的制作成本的。你不用全世界找买家,根本就不存在亏本一说,因为是由国家完全承担的。

我长期在美影厂工作,对我们厂的发展史非常熟悉。东方美影厂在80年代的时候还很辉煌。那时是国家统购统销,美影厂只要制作影片就行。但从80年代后期开始,体制改革,改成自己制作的东西自己去卖。

改革开放之后的热门词是“下海”,是“三来一补”,80年代开始,美日就瞧上了中国的低工资,披着各种外衣来内地开动画加工公司。国外的动画企业开始进入中国,给美影厂带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国外在特区办的许多企业,为吸引人才,他们开出的工资至少是美影厂的10倍,高的有的达几十倍。美影厂大量人才就哗哗地往那边流。

到八十年代末,中国动画的老牌子美影厂的年轻人都跑到差不多了,全辞职做加工动画,干个几年赚够钱就转行去了,70年代培养出来的人才一下全军覆没。”

奕老结合自己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