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潜伏》的收益(3 / 4)

是应该谦虚一点。”

“咱们就是想谦虚,也得看看是什么时候,现在是我们谦虚的时候吗?你不知道,这些天老是有国有或私营的兄弟单位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公司介绍下有什么成功秘诀没有?哎,各个都老热情了,你推都推不掉!”

《潜伏》的收视在5.1%开播后,随后一路上扬,在本剧大结局的时候,创造了15.7%的最高收视,这一成绩,另国内同行瞠目结舌。在他们看来,梅花公司的《恰》剧创造的12.8%的最高收视已经是个奇迹了,想不到,他们公司的第二部剧,马上将这一成绩刷新到了15.7%的高位。

在国内同行还在为自己的生死问题苦苦挣扎的时候,梅花公司却已经靠着连续两部热播剧,吃上肉住上房了,这个差距实在太大。

拍一部大热的剧,可能是偶然,连着拍二部大热的剧,难道还是偶然吗?梅花公司的成功,不仅令国内同行侧目,也同时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在《潜伏》成功后,媒体不仅挖掘这部剧本身的消息,也将大量笔墨花在了这部剧的制作单位——梅花传媒身上,想探究梅花公司成功的秘诀。

秦天柱饶有兴致的说道:“噢,那周大哥你有没有告诉我们的国内同行,我们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得大气一点,不要敝帚自珍嘛!”

周嘉朋气道:“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我们公司有你这么个妖孽,我就是告诉他们也没用!”

一句玩笑,两人说说就罢。

不过,这也给秦天柱提了个醒,公司不能永远靠他肚子里的一点存货来维持,公司自己也需要有造血能力。要不然,外人明明觉得你梅花公司是个成功的企业,却硬是找不到公司到底优秀在哪里,这岂不是挺让人尴尬的。

周嘉朋也知道秦天柱关心什么,他向秦天柱大致预测了《潜伏》的收益情况。

首先是第一轮播放权收益,这一块已经确定。《潜伏》最高收视15.7,平均收视9.9(秦天柱有些恶意的想,朝廷台是不是操纵收视率了,故意不让破十)。

按照与朝廷台新达成的购剧合同,3%以下,每集每点5万,6%以下,每集每点15万,6%以上,每集每点20万的方案计算(前面104章新购剧模式,作部分修改,卖剧价格应该按每集每点来算更加合理),潜伏平均每集售价120万(3*5+3*15+3*20),总售价3600万。

“另外一部分就是各地方台的播放收益,现在各省台城市台购买意向强烈,目前已谈妥的有八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