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新闻联播疯了 上(3 / 4)

再创新高。

这就很好,宣传再多,还是收视率最实在,还是真金白银更实在。

秦天柱很爱钱的。

他今天自己一个人晚上继续留在家里看电视,收看新闻联播。自己好歹也是个传媒公司的老总了,要养成每天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可不能真把自己当成个普通初中生。

后世网络中不是常常调侃吗,看新闻联播的都是成功人生,都是高富帅。从今天开始,自己就要向高富帅靠拢。

今天的新闻联播中还是有《恰同学少年》的新闻,又是当天的重要新闻。这让秦天柱有些惊喜,暗叹运气不错,不然就错过精彩镜头了。

本台消息:由我台八点档黄金时间段播出的《恰同学少年》播出后,不仅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在文化战线上同样引起了众多从业人员的一阵热议,请看本台记者前方发回的报道。

朝廷台的记者首先采访了文产总局的局长梁伯韬,那梁伯韬五六十岁年纪,长得矮矮胖胖的。

“梁局长,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台正在播出的《恰同学少年》这部剧!”

那梁局长眯着眼睛,笑起来像个弥勒佛,“知道,我自己也有看。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作为家长,对这部反映教育问题的电视剧,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的。”

他先赞了《恰》剧一番后,又从自己文产总局局长的角度谈了谈这部剧:“我们注意到,制作这部剧的单位是个叫梅花传媒的民营公司,它是今年才在之江省一个叫灵泉县的小地方成立的公司。不敢想象啊,我们国家去年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电视剧制作这一行,今年就马上有民营企业制作了这样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剧集出来。

这有力的说明了,我们的政策是对头的,民营企业嗅觉灵敏,反应迅速。对他们开放电视剧制作领域,不是做早了,而是做迟了。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民企资金的进入,国内群众的电视机荧屏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记者随后又采访了京城的几个文化行业的业内人士,包括电视剧导演,报纸文艺栏目评论员,北影学院的教授等。

他们大多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分析了《恰同学少年》能够成功的原因,以及对当前国内有些低迷的文化产业的启示。

其中一个是bj市电视艺术中心的生产部门主任,叫郑小龙的,秦天柱认得。他也是国内著名的电视剧导演,导过《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众多热门剧集,秦天柱另一个记忆中,当时正红火的《甄嬛传》就是他的作品。

郑小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