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笼统地分为两步:初剪和精剪。
初剪就是根据场记单的记录,挑选出每一个镜头里导演最为满意的一条,按照剧本内容的提示和导演的分镜头设计,将一场戏中的镜头顺序地连缀成篇。初剪工作一般由场记辅助操作编辑机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完成,它不需要在剪辑的过程中发挥什么创造性,只需要完成镜头的挑选和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将镜头处理干净,去掉开头和结尾等与内容无关的“杂质”。
剧组租用了电视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所有工作都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可以方便地调换素材,所以初剪工作不必等全部拍摄完成后才开始。为节约时间,剧组副导演李光,大约在一个月前就开始电视剧的初剪了。
精剪则是在初剪的基础上对电视剧的剪辑效果做进一步的艺术加工。精剪工作一定要在导演的艺术监督下进行,很多导演甚至亲自担任剪辑师的工作,也有的导演更愿意将这个工作交由专门的剪辑师完成,但是导演的意见一定要参与到剪辑工作中。
秦天柱当然是更愿意将这项工作交给李光这个学剪辑的专业人士的了,得给人才们发挥的空间不是,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能偷懒尽量偷懒。
不过,由于他还不会使用非线性编辑机来做剪辑,李光倒是经常把他拖过来一起学习使用,这对他的导演生涯也是有帮助的。
大约到9月下旬的时候,画面的剪辑工作就差不多完成了。至于声音制作,由于剧组采用同期录音的方式,倒是省去了配音的工作。
接下来就是音乐的录制了。
李光问道:“你的音乐准备地怎么样了,都没听到动静,不会拖后腿吧!电视台这边可是已经打出了预告,《恰同学少年》10月1日,国庆节播出,声势造的挺大的。咱们可不要放了人家的鸽子呀。”
秦天柱答道:“应该没什么问题,乐谱我早交给了褚琴老师。片头曲由灵泉中学乐队负责,片尾曲是个合唱,我们班的文娱委员厉羽希,这几天正领着我们班的人在练习呢,他们练得挺勤的,应该没问题的。”
想起当初自己把两首曲子拿出来的时候,无论是何珊珊还是厉羽希等美女都满脸崇拜的看着自己的眼神,秦天柱就觉得轻飘飘的。
哎,可惜都是自己剽窃的,要是自己真那么有才就好了。
第二天,校乐队和初二三班合唱团一起来到县电视台录音棚。
“怎么样,厉羽希,都练熟了吗?县电视台的录音棚租赁费也不便宜,你可要给我一天就过啊!”
厉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