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少钱。
除了这件事,省发改委主任段平给徐岩峰打了电话。
主要就是通知徐岩峰,松庆市的新能源项目全额拿到了申请的资金。但云湖省其他几个大项目,获得的资金都有所删减。
按照申请资金的“惯例”,一般申请的时候都会把金额往高里说。
比如某类项目,国家只能支持项目投资额的40%。也就是说。项目建成要花1000万,那么国家最多支持你400万,其余的600万需要项目方自行解决。
毕竟国家不能帮着把钱全出了,要是把钱全出了,那也太美了。
所以。一般上报项目的时候,都会虚报投资额度。比如总投资1000万就能建成的项目,都会虚高报成2000万甚至更多。
要是报成2000万,那国家按照40%支持,就会支持800万。这样一来。建成一个项目其实只花200万就行。
如果胆子大的,直接报3000万,那项目投资方不仅不用花钱,反而还能赚钱。只要事后把建设工程花费的票据做成3000万就行。
不过,一般人胆子没有这么大。因为国家支持的每笔资金,尤其是大额资金,事后都会找人对工程进行核实验收,看是不是真的花了那么多钱。
如果造假被人发现了,那就属于套取国家资金,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关系不是特别硬的,那没人敢虚报这么多。真正关系硬的,能彻底摆平的,毕竟还是少数人。
虽然不敢虚报太多,但适当虚报还是大有人在的。比如总投资是1000万,报1200万,或是1500万还是有不少人的。
大家都是虚高50%以内,那国家事后就不好查了。因为一查,就会查出一大帮人。人一多,还怎么处理,法不责众嘛。
所以,既然事后没法查,那就事前扣除支持资金。
比如按照规定,该给这个项目300万资金。但是国家的专家通过审计项目的技术方案、可行性报告、预算书等材料后,觉得这项目虚报了投资,他们就会少拨一些钱。该给300万的,他们就给200万。
直接从源头扣除了资金,那就省却了日后核查的麻烦。最后就算核查出,你确实虚报了投资,那也无所谓了。反正已经少给你钱了。
云湖省的这几个大项目基本上都虚报了投资,不过虚报的额度有高有低。
徐岩峰当然也虚报了,不过发改委竟然没有扣他的钱,还按照徐岩峰申请的数额,如数对项目进行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