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 章 又育粮种(2 / 3)

禾乔区调研,区委书记古泉润,是原来被架空的县长,也是省委副书记王维新提起来的人。此人是学文秘出身,人很正派,但开拓精神不足。这次给他提的副手,叫胡建斌,原来当过兵,胆子要大一些,作风也硬了许多。这一软一硬的搭配,形成了互补。经过半年多的磨合,二人到成了绝配。禾乔区有二个乡,是种植水稻的乡,原有四个乡是山区乡,划给了冀西一个乡后,还有三个山区乡。

禾乔区这三个乡,说是山区,山又不高,说是丘林吧,山又不少。文乐在古润泉和胡建斌的陪同下,深入这三个乡进行了调研。发现这里的气温,比冀平要暖和的多。听老人们说,这里在清末时期,山上的树林很多,后来只砍不植,才形成了荒山。以前,山上的野生药材,还是不少,原来县里也办过药厂,一窝蜂似地采挖,药厂还没办成,药就被挖光了,现在只能是种植土豆。文乐用天眼扫视过后,真没有发现什么可用资源。

文乐通过跟农民们的交流,发现这里的人,肚子能吃饱。主要是他们种的土豆、玉米,基本能糊的过一张嘴,但是口袋里没有余钱。文乐在经过沉思后,制定了四个致富的方法,一是包山植树,二是种植中草药,三是改良土豆和玉米的品种,四是马上让试种户,开发一些荒山,种植一些西瓜。种植中药免费供药种,但农户种药的山上,必须要义务植树,树苗由区里购买。以村为单位布置下去,先统计种植户,再发放药种和树苗。土豆和玉米种子,由市里组织人改良。西瓜种子文乐家里,还有一些,立即发放下去。

文乐回到家里后,又辟了一块地,洒上了一些息土,种植起了玉米和土豆。随后,他就安排药厂采购了一些药种,与禾乔区的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这边他又拨了50万元钱,给胡建斌区长,算是购树苗款,多余的钱,也让区长自己掌握使用。反正,文乐的要求是让山上要绿起来,怎么去做,由区里的领导班子,去考虑如何落实了。

贡林区的金矿,因为是一个富金矿,所以,由国家派黄金部队进驻采矿,周边的五万农民,也搬迁进了区郊。在文乐的授意下,朴大志用部分安置款,建起了二个商宅区,安排了一半的人口,其他二万多人口,安插进了其他的几个乡。这样,贡林区就基本上以种水稻,精加工米为主要经济来源,多余人口可到冀平打工。他们第一批10万吨贡林精米,随着给林超和李晓军运来化纤织布设备的船,运到了香港。

完成二个区的调研,文乐又回到市府坐班,每周也可以回燕京了。李大军、黄临新等人,也是十分体谅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