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 章 下乡考察(2 / 3)

一乐,回到冀平,就是五月一曰了。无奈的他,只好赶紧打电话,承受燕京老婆和情人们,一阵电话的责怪。文乐心想,反正“五一”是回不去了,索姓连续作战,带着陈丽影在第二天又去了宫店、八堡、苗禾三个乡。这三个乡是全县人口最多的乡,共计有16万人口,交通十分不发达。因为不通车,文乐只好将车子,停在了大棚蔬菜公司里,沿着山路翻山去了三个乡。来回七天的时间,让文乐和陈丽影是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冀平。

原来,文乐跟陈丽影沿着古道,先到了苗禾乡,这里离冀平县最近。文乐看到这里是山高路险,可是他发现苗禾乡,与大棚蔬菜公司,仅相隔着二座大山,而且这二山之间,夹有一条三米宽的河。文乐在用天眼察看时,心中就有了想法,这二座山全是大青石的山,若是将这条小河上游的水源截断,引入东易水河,再将这条小河就地填高,修改成8米宽的公路,是完全没问题。出口之处,刚好是进入冀平的老公路。

这一想法,可谓是神来之笔啊,上游只需要筑成一道30米宽的拦河坝,河水就流入了东易水河的上游。乡领导听了文乐的建议,全都眼睛一亮,高兴地笑了起来。因为文乐的这个想法很现实,也很简单可行。所以,按照文乐的要求,乡里的领导就积极地行动了起来,测量水位,搜集历来的水文资料,都想尽快地实现通公路的愿望。

说起来,苗禾乡距县城最近,让二座大山给阻挡住了。他们乡与八堡乡互通公路,要想坐车到冀平,就要走八堡乡绕到邻县,再转回到冀平,这一绕就是一百多华里的路。如果文乐的这一想法实现,他们到冀平不过才十多里远,基本上算是县郊了。其实,这些乡干部们,并没有理解文乐真实的想法,文乐在让他们暂停土地建筑时,就想把这其中的一座大山,给全部削平,将这里建成一个工业园区。

只是文乐没弄清所有的水文资料,暂时不敢轻易决定,也就没有告诉他们了。文乐和陈丽影,继续沿着这条通往临北市的古道西行,先去了宫店乡。在到了通往宫店乡的岔道时,文乐没有往宫店乡去,而是拉着陈丽影沿古道继续前行,这条古道是通往晋西省的路。因为,文乐曾研究过历史,知道太平军逃离燕京时,有一支大队是由此路过抵达晋西。所以,文乐想利用这机会,忙中偷闲走走看,能不能找到些浮财。

不明就里的陈丽影,只要跟着文乐在一起,她就非常的开心,不会去多管什么事呢?何况每到一个乡,根本不用多听汇报,文乐就能把该乡的组织架构,详细地告诉陈丽影,让她有重点地提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