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灵帝刘宏(1 / 4)

?“你就是赵云?撰写《阿房宫赋》的赵云?”大殿之上,蔡邕目视面前的少年,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晚辈便是。”赵云轻笑道,看来自己已让这四位大师刮目相看了。

马日磾双鬓微白,打量赵云半晌,沉吟道:“不知少年可曾向人求学,出身何处?”

“这是查户口的吗?”赵云琢磨着,随即作揖轻笑道:“晚辈名叫赵云,字子龙,祖居冀州常山国真定县赵家村,父亲名叫赵鼎。晚辈自幼熟读史哲经典,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天文地理,亦是略懂一二。”

杨彪见赵云以儒生的方式行礼,不由得暗暗赞叹:“既然汝不曾拜师学艺,想必悟性极高,又勤奋刻苦,量必出自名门之后,将相世家。”

赵云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实不相瞒,晚辈乃是赵国后裔,平原君赵胜第十四世玄孙。”

四人见状大惊,再次端详赵云面庞,倒是颇有几分谦谦君子模样。

卢植手抚胡须,叹道:“想不到今日竟能见到战国四公子后裔,真是不枉此生!”

“老夫半世浮生,今日方睹君子后裔仪表,难能可贵之处,便是此子心忧社稷,借古论今,言辞颇为恳切呀。”蔡邕叹道。

四人相望,目中尽是露出喜悦之色。倘若此子登入朝堂,日后必定为国为民,不似贪官小人趋炎附势。

……

京畿道上,赵云走在行队最前列,两旁是禁卫军夹道护送,身后是九十九名入选考生,其间年龄各异,少年、中年、暮年、应有尽有。身前,四大儒师骑着高头大马,眼中也是带着喜悦。

洛阳大殿,长乐宫内,灵帝端坐在皇位之上,等待着四人复命。

灵帝面色不悦道:“伯喈四人真是腐朽,评判试卷还要一天时间,真是让朕望眼欲穿。

身旁一名太监双鬓花白,声色阴阳怪气,带着谄媚的笑容说道:“陛下不必忧虑,蔡邕身为当世大儒,首次领命批阅,定会慎重评判,不辱君命。”

见灵帝点头称善,这太监亦是面带微笑,不过俯首时眼珠却是在滴溜溜的急速转动。

“可恶的老不死,别以为自己海内人望就这么蛮横,洒家最看不上的就是你们这些穷儒生,就像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老太监在心里狠狠地骂道。

一路走来,赵云眼中的惊奇之色愈加浓重,帝都洛阳,果真是恢弘宽广,而赵云就像是一个穷山村里的农民,不知世事。

“这便是长乐宫!”赵云忍不住激动地说道。这是一座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