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只有香港最具备发达地区的模样!除了香港摩天大楼林立之外,还有香港的工厂、航运、金融、地产、影视,各行各业竞争力之强,均是震惊了改革开放初年的中国。
当然了,此时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很大因素背靠中国,吃中国的福利。
因为,朝鲜战争后,中国一面在进行工业化,很多急需的技术、机器,需要进口。但是却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不能正常引进、购买设备。
所以,在50年代开始,香港就充当了中国30年的对外窗口城市,大量中国从海外进口的物资、设备,都是以香港商人的名义进口到香港地区。这些物资,到了香港之后,再转口卖给中国内地的企业。而中国也通过香港商人的渠道,向海外出售产品,换取宝贵的外汇,用于急需引进技术和设备。
战后长达20多年,随着中国的进出口需求,以及在60年代曰本进口资源,带给亚洲航运业的机会。香港航运抓住了战后航运业大发展的商机,一跃之间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
香港的大小船王,多不胜数!
如果说,香港的船王的能量有多大呢?——整个香港的船舶载重总吨位达到了4500万吨,与美国所有是航运公司载重吨位加起来差不多!
世界七大船王,香港就占据了两位。再加上,亚洲各地的华人富豪,更是热衷于在香港购房、置业,这更导致香港卧虎藏龙,豪门遍地。
比如,包玉刚、李嘉诚被尊为香港首富之后,皆说过,香港比他们有钱的大家族,不下于十多个。
媒体公布李嘉诚、包玉刚等人的资产数据,主要都是计算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
而一些郑裕彤、郭鹤年等低调富豪,旗下的主要资产,并没有上市,他们的那些公司有多少钱,那是属于商业机密。
再比如,几十年前曾雄霸香港的首富家族——何东家族,光是香港市区的那些价值数亿的土地、大厦这类的不动产,何氏家族至少有几百处之多。战后地产大幅升值,有人预测何东的后人的财产有数百亿,有人估计有几千亿
香港的豪门一多,不免形成了交际圈。豪门的公子们、公主们的酒会,除了交流感情,相亲之外,还有不少人富家子弟喜欢谈论明星。
此时的邓丽君,无疑是华人富二代们,关注的焦点!
邓丽君都28岁了,虽然绯闻不断,但是她的才艺,使得很多的贵公子,皆对其有娶之为妻的念想。
某一群富家子弟,在家庭宴席中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