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第五代导演们(2 / 4)

香港小亨 香港大亨 2984 字 2021-06-05

国内发展。”

陈凯歌笑道:“你别死脑筋了!哪怕是国内的电影制片厂,也是经常接受港台的电影投资,与他们合作拍片!如果你拥有香港那边的关系,每部电影能够筹集到百万港元的预算,任何电影厂,都将你当活菩萨供起来!”

张易谋一愣,心中忽然起了波澜!

他准备在国内电影行业发展不假,但是如同能够不断引进香港、台湾的电影投资,与国内的电影制片厂,合作拍片,那不就等于是招商引资,帮助国产电影的发展吗?

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涌现在张艺谋心目中。

“易谋大哥,我是学导演的,你是学摄影的。你我的专业特长是互补的。将来咱们合伙干吧。毕业后,我当导演,你当摄影。那时候,咱们肯定是能够拍最多电影的组合!”陈凯歌建议说道。

张易谋忽然点了点头。

两个未来中国影坛第五代导演,紧紧握手。

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有建设祖国,见证中国各行各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参与感。

而中国的电影行业,在此时真可谓是百废待兴,第五代的导演们,比后来的导演们,多了一份振兴国产电影的使命感!

正是因为这种使命感,使得他们不断的探索!

从纯粹的艺术,到后来的明星制大片,再后来则是特效大片

虽然在探索过程中,他们背负着不理解,甚至是指责、骂名,但是整个中国的电影产业,却是国产电影产业的进步,与他们的探索密切相关。

要知道在80年代,连朝鲜电影、印度电影,也比当时的国产片好看,使得当时的导演们心中有一股憋屈。

中国电影不断学习、提高,到了90年代时,已经不屑与朝鲜电影、印度电影相比,而是与香港电影比较。

再后来,21世纪初眼界逐渐高了,比较的对象成了好莱坞

从每一个阶段,比较的对象一直发生变化,就可以看出中国影视行业的努力和进步。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图书市场,从没有哪一部达到了《大国崛起》这般的畅销程度!在1980年10月25曰狂卖了首印的10万本。

接下来,连续多曰每天的新增发行量皆是超过15万册。到了10月30曰,《大国崛起*葡萄牙篇》总发行量已经达到了70万册

这一可喜销售数据,仅仅是5天之内完成。

而到了11月初,虽然《大国崛起》经历了连续5曰狂飙猛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