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亮约莫估计中轴有五进院落,因为远看的时候已经发现整个大宅依山退了五阶,它大致轮廓就如五个巨型的台阶。进餐的大院在最下面那阶的右部,水根带他们进入饭厅,想不到饭厅的中式装饰保存得很完好,旧了的雕梁画栋依稀可辨当年的富丽堂皇。
崔亮看到那套红木四方桌眼神都有点发直,无论桌还是椅皆做工精湛,古朴华丽,不过漆掉得差不多了,还有许多磕磕碰碰的硬伤,看得出主人并不爱惜。桌子很大,可以围着放十六椅,但真正与桌子配套的椅子只有十一张,其他都是凑数的。
红木四方桌旁边还摆着一张花梨木八仙桌,八仙桌同样也有许多硬伤。这样摆有点不伦不类,不过这家具确实是古董,晋商用过的家具都很值钱。崔亮看了一圈建筑和家具,已经大概猜到建这个大宅的人的身份,有官家关系的晋商。可能曾经用钱捐过官,取得过爵位,他是从屋脊上的兽头雕刻(鸱吻:中国古建屋脊两端的装饰物)判断的,某处屋顶他看到了两个相对的龙头,其中一个是闭嘴的,另一个是开嘴的——古制规定,官家才能开嘴,民间只能闭嘴。
那么,这些村民可能是那些晋商的后代。
但是一个晋商大宅有必要建在深山里吗?为什么不建在交通方便的平原,或者干脆建在他们开铺经商的城市里?
虽然崔亮一进屋先看家具,他就是习惯性扫了一眼,立马做出判断,没办法,从小熏陶出来的习惯了。
这本能般的习惯还真是无奈。
不过他还是马上又看了一遍屋子里的人,九人,一位中年妇女,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人,年轻女人哄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小孩看到进门的水根,跑过去叫爸爸,水根抱起小孩,居然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那个中年妇女见他们进来,热情地让他们坐到红木桌旁,赵三才与崔亮他们说了两句话后,中年妇女又插进来问了几句闲话。崔亮这时才觉得屋子里有了点人气,看那年轻女人像是水根的老婆,只是水根看起来也有四十岁了,住在这山里也能讨到这么年轻漂亮的老婆吗?年轻女人和水根的感情看起来很好,两人哄好孩子后,互相对看了一下,又默契地露出阴郁的表情,其他人看起来也是心事重重的。
他们才坐了几分钟,张大美走了进来,嬉笑道:“大嫂,饭还没做好吗?”
中年妇女看向他:“诶!快了!你还上哪?”
“偷嫂子呀。”张大美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几个年长的男人面面相觑,他们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