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长,你吃过饭了吗?”杨恭禄问道,他知道小赵是工作狂。
“你们来之前,吃了点东西了……”事实上,他只咬了点饼干,所有的事情都太赶。
“学长你没吃饭吧。要不,我那份给你,我和崔亮分着吃就好了。”东侵晓说。
“恩,就这么办吧。我和东晓来之前才吃了早餐,今天的事情也太急忙。”崔亮应答道,不过内心却想:东晓,为何是我和你分?他不是介意和别人分食,他纯粹不那么喜欢小赵。
“东晓,你把盒饭盖撕下来给我吧,大家把吃不完的分我一点就可以,我也不是很饿。”学长说。
他们打包的快餐用一次性饭盒装的,有时候木筷子不好掰开,会掰断,所以筷子多拿了两双。一次性饭盒很容易撕开,小赵让东侵晓把饭盒撕开,他要个薄薄的饭盒盖,能装点食物就好了。
“怎么可以这样,你是学长啊。我要盒饭盖才对的。”东侵晓蹲在地上,想解开他和崔亮的那份盒饭的塑料袋子,结了个死结,他干脆把袋子的耳朵扯断,不过袋子没有破坏,待会可以用来装垃圾,考古学让他变得很会过勤俭节约的生活。
“学长,别和他争,东侵晓是我们这里最适合拿个盒饭盖蹲着吃的。”同样蹲在地上拿盒饭的单之秋说。
“喂,阿三,你在歧视农民兄弟吗?”
“我可不来自印度的,请注意称呼。拿着,农民兄弟。”他已经先一步把自己的饭盒盖撕下来。阿三是中国人对印度人的称呼,据说来自清末的上海。当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有许多印度人在上海的英占租界工作,上海人不知怎的,私下开始称呼他们为阿三。
“撕得像狗啃过一样。”东侵晓咬开了筷子,等待着众人把饭分给他。
老陈的学生们就这样蹲在墓葬旁分了午饭,他要是看到这样的同门情谊,大概会觉得很欣慰。
扒着饭的东侵晓又说:“学长,刚刚和我们一起搭帐篷的是施工队的人吗?我看他们都往工棚那边跑的。”
“是啊。”
“多少钱?”东侵晓问的是考古队给他们的酬金。2010年初的广州近郊,施工队的工人,一天的工资大概是100元。
“一共二百。”
“哇噢,学长,你怎么做到的?我好崇拜你!”
“乡亲们可都是好人啊,我只是跟他们说一下,他们就愿意帮我们了。”
“那这些帐篷,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材料,他们收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