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今生(2 / 2)

合不拢,没见过呀!感情折根竹子往地里一插水就源源不断的自己留出来了。这简直比太原城里的“水龙”还厉害呀!村里看雷洋的眼神有点不一样了,都变得带上了点巴结讨好兼敬畏的意思。

有人还说你别看雷洋他傻,其实是天上水德星君下凡来着。这话一说,可不得了,大家的目光渐渐变得有点仰视的成分了,再也没有人敢叫他“大傻”或“王大个子”什么的了,反而常常有人怯生生地叫他“先生”,也有叫“王半仙”的,不一而足。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愚昧由此可见一斑。

对这些话,雷洋懒得理会,他忙着在圈舍旁掘了一方三间房的鱼塘,放满了水,支了两个月的工钱共一块大洋零六角钱去平遥买来五百尾鱼苗放了进去。饲料吗,现成的,猪草也可以,猪粪也可以,完全费不了他什么工夫。他还从徐家大集买来十来只小鸭子放养在池塘里。这些活,以前在炊事班那是干老了的。

他干这些活的时候,哑巴一直在给他打下手。当他干完了一件事,哑巴就疯疯癫癫地吆喝村里人来看,却无法说出事情是怎么干成的。这样一来,更是加剧了董家庄的造神运动。

大家说,哑巴一出生就不会说话,是个“天哑”,所以老天爷可怜他,给他开了“天目”,所以他能识得凡人里的真神,所以才整天跟着雷洋转悠。这些话,大家越传越神。已经村里人来老董家打探消息,想把女儿嫁给他了。

雷洋实在没想到,他只不过引水搞了个生态养殖,就落下个“王半仙”的名头。其实他自己感觉搞的这些个东西都非常粗糙,层次低得很。具体来说吧,竹子管道容量有限,引水量连一个村子的用水量都满足不了;沼气也是个问题,虽然已经找了石板封了窖口没以前那么臭了,可是因为天气冷,产气少,根本就不能投入实用;还有掘池塘养鱼养鸭子,也没什么,只不过别人没想到,或者说没这个意识罢了。

雷洋当着他的猪倌,随着养猪事业的顺利开展,他的心态也越来越平和了。就这样,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特种部队军官(转业军官),鬼使神差,莫名其妙来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改头换面当起了养猪倌!而且,似乎还当得不错!

雷洋自嘲地笑笑:“其实霍老三的女儿霍娟倒不丑,也许我可以考虑在这里落地生根,娶妻生子,当个高素质的农民,说不定哪天就率先在这个年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呢!”他一个人推着独轮车走在去徐家集的山道上,心里默默地想。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