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出现的句子就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连精神很差,年纪最老一直缩在自己位置上的那个老年书法家也忍不住凑了过来,笑眯眯的询问着。
在大赛不得已结束的时候,大出风头的浩仁也不忘记明确的表示,自己的水平也就刚刚入门。只要才子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就不难成为书法界的一代宗师……这让那些受到启发的才子们涌起了无限的希望。展望未来之余,他们兴奋不已。
皇帝作为一个书法宗师最是清楚浩仁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一种才华,虽然这种才华并非是浩仁自己的,但是他这个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却不知道。在大赛即将结束的最后关头,由皇帝老头为首的书法家们一致希望浩仁能够再次挥毫,留下墨宝以作为今次大赛的纪念。在所有人的起哄下,浩仁无奈的顺从了。
顺从自然是顺从,但是究竟写些什么却让浩仁为难了,他所知道的那些古诗古词的名句大多都和这种欢庆的场面联系不上,勉强要写,也得考虑到两个世界的不同,一些人物和史实都不一样,真的写出来那可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
至于写歌曲的词也不是不行,但是浩仁自己的歌曲里面大多都是几种外语堆积起来了,汉语部分根本不完整,且句型也不会被这些古代人理解。只能放弃……
憋了好半晌,浩仁才咬牙落笔。
他是真的被逼迫得不行了,居然抿着嘴巴很干脆的将记忆里面残缺不全的《三字经》摘录出一部分不是很敏感的,用自己最擅长的行书写了下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原本就在旁边观看的人们都忍不住跟着叨念起来,尤其是顺文皇帝陛下更是看得眉飞色舞,《三字经》在原本的世界曾经被推广为孩童启蒙文章,自然有它讨巧的地方,而这种巧妙在这里又再次得到了应有的效果。
等浩仁最后一个字写完,各种夸奖和赞赏从四面八方一下子冒起来。皇帝老头几乎要把他抱到怀里狠狠的亲几下了,虽然他很想当场认浩仁为干孙子,但是一看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小宝宝对浩仁那种热乎劲儿,终于还是放弃了。虽然现在还有点早,但是把宝宝嫁给眼前这个天才小子应该更合适一点吧……想到浩仁长大之后还能变得更加才华横溢,他心里更加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