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沅低语回应。
管洌一脸无可奈何的模样盯着管沅:“我这回信了,成了吧?”接着又马上反应过来,“你叫妹夫就这么连名带姓的?”
管沅似乎这才发觉,自己私下的确是连名带姓地称呼盛阳……
“我不可以这么叫他吗?”在她心里,只是觉得盛阳这个名字好听,也叫成了习惯。
管洌愕然,半晌才道:“我管你怎么称呼他,你别惹恼了妹夫就成。”
旋即又思索着:妹夫这都不避忌,果真是待妹妹极好……
杨氏的见面礼是一对西洋怀表。京中的人都知道,这些西洋东西,只有会真堂有卖,而且价钱不菲。
管洌则是一匹西凉马,品相十分不错。
至于已经分家出去的管氏族人,二太夫人的孀居身份是不适宜出席今日这种喜庆场面的,其余人等见面礼不一,但远远比不上这几样的派头。
已经贵为阁老的杨石瑞,送了一方古砚给盛阳:“听皇上说起盛世子的字,很是夸赞。”
“不敢当,多谢大舅舅。大舅舅叫我表字就好。”盛阳连忙行礼。
大舅母给的是一副古画并蒂成双,寓意夫妻和睦好事成双。
轮到杨安时,他一本正经地拿了本前朝版刻的《易经》出来。
众人看到这礼物,全都傻了眼,然后去看盛阳的反应。
盛阳仍旧一脸泰然,什么异样的神色也没有,就要收下礼物。
但是其余人等心里都七上八下的,有些沉不住气的,已经把想法都写在了脸上——
人家杨阁老送古砚,那是听了皇上说盛世子的字好。
可你送一本《易经》,盛世子向来以武闻名,送《易经》,这不是打脸,嘲讽人家盛世子不擅文吗?
管沅一手扶额:她就知道,大表哥那性子,准没好事!
“周易乃是文王所作,先不说义理,文王乃福泽深厚之人,化解劫难,庇佑安康,是再好不过的了。”管沅笑着对杨安道了谢。
登时,杨安清秀的眉毛颤了颤,众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谁都知道盛世子孤煞之事,皆心照不宣。
现下大家都认为:杨安杨子升不愧是第一才子,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然而熟知杨安性子的管洌,却暗暗抹一把汗:大表哥真是……若非妹妹聪明机敏,只怕要出大问题……
到时候满京城的人都会知道,杨安对这个表妹夫有意见了。
等到盛阳和管沅给小辈们派完了封红,管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