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见解的刘玉,对这样的心理剖析的很透,很到位,他知道抓住这些人的消费心理是非常关键的引领。潜意识里他觉得暂时换不换招牌并不是首要,能够从人们的习惯上做文章,及时调整人们的在视觉上,口味上的改革才是最为关键的部分。
歌舞厅大约开业有两个月了,刘玉才开始决定要把那块招牌给换掉。老丁在一旁守着,见刘玉跑进跑出的忙个不停,就问:“我早给你拟好的那名多好,怎么不用?”
请来的装饰工人正在那里把那块牌匾给弄下来,随着牌匾的下划,那上面的尘土飞落下来,老丁连忙躲闪,刘玉这时命令站在一旁的装饰工人打开刚刚做成的一块新牌匾说:“谁说不用你的,你为歌舞厅新拟好的名颇具文化气息,怎能不用。”然后刘玉又仔细端详打开的那块招牌问老丁:“静女歌舞厅!怎么样?你取的名。”然后他仔细咂摸其中的含义问:“为什么叫静女,不叫靓女?没搞错吧?”
老丁不紧不忙的说:“是《诗经》里面的句子。”然后栩栩朗诵着——“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刘玉望着他直笑!想不到老丁还懂《诗经》。
“静女”前面的几间空房子正式租下来,歌厅也改换了以前的招牌,随后的工作就是投入大量资金,准备把这刚刚租下来的几间破房改头换面了。
新请进来的装修工人在闲暇的时候就大骂着装饰材料的低劣,由于甲醛的原因,他们其中的工友有中毒住进医院的,据说情况非常严重。东西向的“城北大街”上,因为刘玉经济头脑的发热,施工现场搞的沸沸扬扬,虽然都市的上空弥漫着密集的沙土和灰尘,其浓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了,就是伸手不见五指,当然直呛的过路行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刘玉则不以为然,这又能怪谁呢?人人都想赚钱,他当然也想发家,也想成为百万富翁啊。反正他只要肯花钱,买通附近的环保跟城管,过路行人又算什么?再说城北的路面上走的大多是老百姓,没人向上反映的,就是反映上去,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老百姓就是老百姓,说话的分量当然没那么重要,谁会理睬老百姓的几句话?刘玉要的是工期,是尽快的整修完,使他的咖啡厅正式运转,正式营业,马上赚到钱,马上把本钱赚回,马上发家致富!从此脱离老百姓的行列。尽管城市环境部门天天抓空气净度,抓空气质量……!新闻里也老在播——肺病的死亡率直线上升……!他管呢!死不死人与他没关系,只要环境部门找不到他头上!很快就会过去……!装饰材料的优劣更不关他的事,只要他出的起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