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3)

?

什么?他们没有答应那老头?我当时直想去撞墙。

原来那老头看我骨骼惊奇是个练武的好材料,最难得的是,那孩子居然体内天生就有真气,只是真气不稳定,不懂引导之法,经常冲突,以至于常常得病。不过在他看来这也好办,只要善加引导,就可固本培元,百病不侵。

于是,他就向爷爷说想收我为徒,带我出去游历学习。

爷爷当时就没有答应。原来,我是家里,甚至整个族里的骄傲,自小就是神童,在海宁,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直想抽自己两耳光子,没事买弄什么学问啊。

不行我得找他们说去,可不能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爷爷,你对时政怎么看?”

爷爷似乎很奇怪我一几岁大的小孩突然问起时政来

“外有国患,内有奸贼啊”爷爷感叹道

“那算不算就是乱世呢?”

“这个…算把”我知道他也不想承认现在是乱世。不过目前的现实哎~~~

“那身逢乱世是习文好呢,还是习武好呢?”

爷爷这时候已经知道我想说什么了。

“你真的想出去游学吗?”

“是啊,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说的很坚定。

“你一个人出去,让家里怎么放心啊,你娘有有了身孕,你爹成天就知道读书,对你也不闻不问。最近正在专研理学。哎~~~”爷爷叹道

我看着爷爷说道:“娘亲确实让我放心不下,不过有奶奶和丫鬟的照顾,不过我不想和爹爹一样,一辈子都在读书,我想去游历四方,古人不是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

爷爷想了很久也想不起来这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到底是哪个古人说的话,不过细想起来也挺有道理。

我看爷爷有些动摇了,赶紧下个猛药:“爷爷,其实固儿的愿望一直都是入相出将”

“入相出将”爷爷把这个词品铭了很久,仿佛看到了黄家出了一个诸葛武候和汾阳王郭子仪似的人物。一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让我去拜师。

第二天,族长又把那白须老人请来,这时我才知道那个老头叫周侗,看样子像五六十岁,其实已经年近八十了。

族长请了县里几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来做见证,在黄府大堂行了拜师礼。

“给师父敬茶”我跪在地上道

动不动就跪下,古代人的规矩真是烦人,不过想归这么想,在宋代可千万不要表现的太惊世骇俗了。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