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杀人放火 中(5 / 7)

地师 徐公子胜治 5897 字 2021-06-05

军政大权并监督地方官员。

从元末开始皇家在景德镇开官窑专门烧制御用宫瓷。从明代永乐年代开始负责景德镇官窑烧造的督陶官就由太监担任。宦官干权是明代政治的一大毒瘤历任督陶太监中不乏贪渎酷虐之辈但也有人在任期间颇有做为。

明代成化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艺术水准都迎来了一个历史巅峰大量精品涌现名扬天下当时的督陶官叫朱元佐。不仅史料有载清代人所著专门讲述瓷学的《陶雅》也专门有记述对朱元佐的评价相当高。

以上都是可以明确考证的但还有正式史料所未记载的“传说”比如朱元佐是哪里人?死后葬于何地?以什么规格下葬?“据说”朱元佐是河北望微村人士而离此地最近的村庄在明代就叫望微村。

朱元佐造瓷有功名扬海内得到两朝帝王的嘉奖晚年病故于回京述职的途中恰恰就在他的家乡附近弘治帝特恩典其就近回乡归葬。这些所谓的“史料”都是游方编撰的但是说的有鼻子有眼也不完全是假话。史上确有朱元佐其人而且最近的村庄确实古名望微村。

现代人搞考证最头痛之处是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但如今有了一个很便捷的科技手段就是上网搜索说不定在网络的哪个角落就能现本不起眼的线索。狂狐也上网搜过现很多介绍古代陶瓷、吏治的史料与民间传说中都有只言片语的线索拼凑起来与游方所说完全吻合。

有些资料是网上现成的有些资料是游方花了两个月的功夫以各种化名零零碎碎的在网上的就怕狂狐不搜。其实狂狐与游方也是在一个讨论风水与地方传说的论坛中搭上线的看似偶然相识却不知游方是早有预谋。

时代不同了连盗墓贼都上网踩点了!

等到了望微村附近经过半个月的实地勘察游方等人果然在这片玉米地里探明了一处深藏的大墓看这座墓的规格以及埋藏深度里面的东西绝对价值不菲。

大光头嘟嘟囔囔道:“太监怎么葬到这里来了这里离京城可有二百多里。”

狂狐教训道:“这有什么二零零三年的时候成都还现了九座明朝太监墓呢规模都不小而且三号墓没人进去过据说里面的十几件古瓷非常完好最漂亮的是一件四十七公分高的嘉靖青花大瓷缸还有三座正宗的宣德铜炉。……唉我就是得到消息晚了!……明朝的太监满地跑有钱有势的很多郑和不就是太监吗?还下西洋了!”

大光头讨好道:“老大也不必叹气成都的买卖咱没赶上这里的活不就补上了?那个朱太监生前就是造瓷器的又修了这么大的墓里面有什么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