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蛛丝马迹(1 / 4)

?本小说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这张超,年过四十,业已谢顶,但五官倒也长得精神,尤其是一对神采奕奕的眼眸,似乎不时映显出智慧的光泽。他是东海大学医学院的法医学教授,可谓资深的专家。

近年来,东海市刑事技术所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刑事技术手段协助侦破各种刑事案件,譬如99年的千万元大劫杀案,依靠刑事技术所的帮助,案情才得以水落石出。据传,在东海市孟市长的指示下,市政府拨款给技术所80万,建了一个DNA实验室,使得技术所拥有了先进的DNA检验技术。DNA是遗传物质,个体遗传差异的本质不是在基因产物(蛋白质),而是在DNA的分子水平上。凡是人体细胞,只要含有一定的大分子DNA,都可以用于分析。当然,这些技术就是张超教授亲自言传身教的,凭借案发现场的一滴血、一口唾液,甚至一个烟头、一根头发、一片头屑、白骨化组织、指甲都能做DNA分析。也就是说,只要找到一块人体组织,只需六小时就可以鉴定出DNA,却又是何等的神奇。

去年三月,在东海市市北区凤新路和立阳路同时发现了碎尸块,张超经过鉴定,确认为同一人,但侦查人员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物证。张超拿着放大镜仔细寻找,几个小时后,终于在现场的厨房门上找到了米粒大小的血迹,并在厨房下水道内找到了一块蚕豆大小的骨片,与死者基因型相同。不过,由于要长期接触放射线同位素,因此张超体内的白细胞逐渐下降、经常会感冒发烧,直至头发一把一把的脱落,导致谢顶。

王庆根上前与他握了手,简略的介绍了现场的情况。张超点点头,取出一副橡胶手套戴在了手上,立刻加入到了鉴证科和情报组的同事中去,将六具尸体逐一细细勘验。

那些鉴证科的刑警几乎都曾经和张超打过交道,甚至受过他的指导,因此战战兢兢,皆是加倍小心谨慎,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张超发现,这六具尸体除了小寝室里的一对母子外,其余四人几乎都是一枪致命,中枪部位同是在心脏,严格的来说是在左乳下第四肋间隙,在心尖上方。虽然目前不能当场解剖取出子弹辨认,但从现场几乎没有什么大量出血的痕迹就基本可以推测凶犯是极富经验的职业杀手,并用了小口径且弹头进入肌肤后杀伤力极强的新式半自动步枪。现场虽然有许多指纹,鉴证科也尽数勘查取证,但张超心里知道,如不出意外,这些指纹应该都是被害者的,而职业杀手则一定是带了手套作案。

张超一边勘验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