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长杆铁,其中有:捣马突、双钩、环子、单勾、拐、拐突、锥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极善使,至今尚有岳家法。
在以为主要装备的部队中,最有名的要属明代的秦良玉统率的白杆兵。白杆兵一律使用白蜡树(即小叶枔)作柄的长,故此的名秦良玉是中国战史上的第一位女将军。她率领的白杆兵,在镇压杨应龙之乱和抗御后金(后来的清)以及评定奢崇明之乱和张献忠之乱中,屡立战功,被传为佳话。
【历史资料】
《宋史·李全传》:李全「以弓马矫捷,能运铁,时号『李铁』。」全妻杨氏,「二十年梨花,天下无敌手」。
戚继光《纪效新书》说:「长之法,始於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圆精用不滞,又莫贵於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杨铁心用的就是杨家法。
明代是武术发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术在这个阶段,理论和技术都有明显的提高,各家法,相竞争艳。何良臣《阵纪》说:「马家、沙家竿子、李家短,各有其妙,长短能兼用,虚实尽其锐,进不可挡,速不能及,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法也。」当时推崇杨家法,是因为杨家「有虚实,有奇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明崇祯八年(西元1635),兵部侍郎毕懋康《军器图说》,载有一幅喷火烧灼的梨花,并说明道:「梨花以梨花一筒,系缚於长之首,发射数丈,敌著药昏眩倒地,火尽则用刺敌。」这种兼有火器效能,在新式火器出现之前,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利器。
到了晚清,长趋於简单,偏重扁镞形刃,圆底筒,直到今天武术运动就是使用这种类型。目前流行的有大、花、双头、短、双、钩、等。
法主要有: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
【中国古代名】
商周
火龙——苏护
长约一丈,通体为炼铁红铜所铸,鑚雕勾火龙头,头为龙舌,形如火焰状,此乃商末周初四大天王之一的冀州侯苏护掌中宝器。
秦末
霸王——项羽
精钢黄金混铸而成,头金光闪闪,霸气十足。长一丈三尺七寸,重八十一斤。锋锐利,点到必死;身巨重,扫到必亡。
传说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学剑亦不成,季父项梁怒之。项羽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