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白起也不会傻到去落人口实,他在收服了高陵君的人马之后立即命子桑传消息给魏冉,请示下一步行动,问是不是要攻打围困咸阳的兵马。果然城中很快就传出了魏冉和宣太后的命令。宣太后在命令中说道:“现在高陵君已经伏诛,咸阳城外兵马不足为虑。倒是泾阳君手握重兵且意图不明,应当小心防范于他。命白起所部兵马回芷阳侍命,密切注意泾阳君的动向。”
白起看了这样的命令哪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秦昭王死了,按理说应该是泾阳君继位才对,但是秦昭王的死因不可能瞒过宣太后和魏冉的眼去,宣太后的耳目之广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所以她心里也在迟疑是不是要把泾阳君立为秦王。若是立他为王,即对不起死去的昭王也恐那些知道内情的臣子不满。
若是不立他为王吧,那就只能立高陵君了。但是高陵君现在的面目是个叛逆,且不说朝中大臣,即使是民间百姓也不会答应让他做秦国的大王。相对来说,让他用武力夺取秦国的王权反而更实际一点儿。最低限度宣太后政治团不用跟着他一起挨骂。要知道,在这个秦国即将面对大乱的时候宣太后政治团将担负起安定整个局面的重任。他们若是也失了民心,秦国不出一年定会被其他各国瓜分。
按说除去这两个人,还有两个人适合坐上秦王之位,这两个人就是昭王的两个儿子。虽然他们分别只有十岁和七岁,但是他们却是秦昭王的亲生儿子,若没有那个兄终弟及的制度,秦王的位置本就应该是他们的。不过泾阳君的手下很会办事儿,他们在刺杀秦昭王的时候居然也没有放过这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当宣太后想起他们的时候,这两个孩子居然也都遭了泾阳君的毒手。
宣太后政治团还没有决定由哪谁来接任秦王之位,那边又传来了白起杀死高陵君夺取高陵君兵马的战报。发宣太后接到这样的战报的时候差点没有晕过去。高陵君毕竟是她的亲生儿子。虽然她也恨不能亲手把他给杀死,但是当她真得听到高陵君被白起杀死的战报之后,她心里恨死白起了。
不过她毕竟是宣太后。她也明白这也怪不得白起。白起是受了王命勤王的,高陵君毕竟是以叛逆的身份被白起杀死的,从这一点上来说,白起只有功,没有过。不过这样一来,宣太后他们就没有选择了,因为现在所有的王室就只剩下泾阳君这一根独苗了。
所以说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把泾阳君招回来,让他继承秦王大位。而且在泾阳君到咸阳继位之前昭王驾崩的事情决不能泄露出去,因为此事若是真的泄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