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鬼谷秦氏(4 / 7)

不好解释。

在别庄两日,秦庭轩私下来见我,问道:“小王爷,你可能还不太清楚,秦某负责训练死士,王爷的重要书信几乎都是由死士送出去的,听说,王爷写了封信给宋国的临安府尹,让普通侍卫去送信?”

我讶道:“你怎么知道这事的?”他含笑不语,我心念电转,已经想通了,“破绽就是信使,一定是方先生知道了我只是派了个普通侍卫,心下怀疑这信不是王爷的意思,因为信是他亲笔写的,不便去问我父王,怕给他留下失察的坏印象,左思右想下,告诉了你,去宋国千里迢迢,你派人去追回那封信还来得及。方先生想必也告诉了你信的内容,没有什么,丢失了也没关系,对吗?”

秦庭轩道:“话虽如此,但是,如果信顺利送到,临安府尹有多大的权力呢,必会告知上官,以小王爷选择的命令口吻,宋帝若是见到信,一定会觉得王爷太欺负人,会很生气。”

我冷笑道:“赵氏的遗传特性就是自不量力,赵扩是独生儿子,连争储都没经历过,顺顺当当地即位,没经过挫折,就会不知天高地厚,就会总想着建功立业,没碰个头破血流之前,我们再怎么对赵扩客气,都只会令那个傻瓜更加相信金势已衰。不过,为了迷惑我们,让我们以为宋国甘为侄国,那些不太过分的小小要求,他还是会装做不知情的。”赵扩用韩侂胄,搞过一次北伐,我记得很清楚。

秦庭轩默然半晌,突然道:“小王爷,中行他善于抽丝剥茧,分析情报,元敏善于理财,德度善于政务,区区则会搞些见不得人的小把戏,王爷麾下,其实并没有出色的谋士,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道:“是因为皇上根本不想立储吧?一个好谋士,会计算一切,投靠谁也会选个好时机。现在投效某个皇子,又无立功的机会,反而受其他势力打击,倒不如耐心地等皇上想通,先观望观望风向,这就是待价而沽吧。那三人都是赵王府属官,而王府属官都是由皇上指定的,里面能有好谋士才是奇了怪了呢。”

秦庭轩点头道;“是这样,三年前局势明朗了点,嫡子绛王早早夭折,荆王幼时摔伤,一足微跛,英王沉迷书卷,寿王胆小,所以,精明强干的赵王和最会讨皇上欢心的荣王立储的希望最大,我就是那时来的。说起来,这个局势的形成还有小王爷的一份功劳,皇上本来对王爷非要立个宋国民女为正妃一事很恼火,可他其实是喜欢小王爷你的,对你的要求才最为严厉,所以……嘿嘿,秦某是觉得赵王器量大,也许不会卸磨杀驴,就来了。”

我淡淡地道:“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