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他发起的北伐的失败,而这失败,和那些“爱国名士”的扯后腿也脱不了关系呢。
《射雕英雄传》是小说,就我这些年的所见所闻,中原百姓都视自己为金人的,毕竟金国赋税比宋国低多了,政治也尚称清明吧。我们其实很穷,怪不了皇上,北宋时就是主要依靠江南财赋。以前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论述黄河水灾和历史上朝代兴亡的关系,从时间上看,黄河水灾和朝代末年差不多是对应的,于是作者得出结论,中原人口多、田地多的结果,就是生态系统失衡,黄河闹水灾,就会两岸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安抚不当,就会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就会被世家豪门利用去改朝换代。经过战争,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又慢慢平衡,在新朝的治理下,中原的生机恢复,人口日渐增加,开垦更多的土地,大概是百余年,生态系统又会失衡,主要表现在黄河又发威了,这就又开始一个循环。北宋立国百多年,中原人口繁衍,土地开垦,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当金军进入中原时,正好,又到黄河泛滥期了。本来,该宋国拿江南的赋税去贴补中原的,结果,金、宋以淮河为界分治,等于说是金国接过了宋国的大包袱。这叫天灾,金熙宗、海陵、世宗和皇上,并没有横征暴敛,反而是重视经济,但终究远不如宋时之富。这点,和百姓们讲清楚,他们能理解的,甚至会希望我们能打过江去,多搞点犒军银来,就可以减免赋税了。等宋国光复中原那叫画饼充饥,我们过去更现实。
从前金国攻打北宋时就没遇到宋军多少有组织的抵抗,现在我们准备好了再过去,赵扩难道还能发表一通“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演说就把绵羊般的宋军都变成老虎不成,这招虞允文在采石矶用过了,仗着李显忠的威名才成功,我倒是极度怀疑这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宋帝会学赵构出海逃命。水军,水军,我们一定要有水军。
完颜襄道:“皇上,二十年后的事谁说得准呢,上次海陵失败是因为国内不宁、人心未附,宋国又出了虞允文这等人才,如今中原地区经过世宗皇帝和皇上两代的治理,咱们大金国可谓国泰民安,只是国用不足,二十年后如果我们国势愈强,取江南财赋以充国库,有何不可?现在说这些是太早了,但是精兵越多越好,有备无患嘛。难得康儿有此雄心壮志,不如准奏。
至于给出的权力太大的问题嘛,多派些人保护皇孙即可。军队改制一定会清除很多羸兵,他们心怀怨愤,什么事都敢干的。”
皇上听得直点头:不错,朕就以保护康儿为由,多派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