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阿哥不知道自家十弟被自己两个儿子都坑了一把,一个是精神上的,一个是物质上的——此时在乾清宫内,他倒是很快就翻看完了康熙砸给他的那本天书,无论是横体排版还是简化字,他现在都不陌生,再加上又有标点符号,他几乎是一目十行将手中的书看完了——
可能是从关璎那里接触到的新信息太多了,对于手中这本书中有关大清灭亡之事,他倒是很快就接受了事实,惆怅中他也望着康熙道:“皇阿玛,这世上没有永不灭亡的王朝,不管是亡于内,还是亡于外,又有哪个旧朝的结局不惨烈呢?皇阿玛还是先保重龙体才是。”毫无疑问,这书与玉儿有关——
或许是听出了儿子话中对发自肺腑的关心,也或许是对方话中深沉冷静的感慨触动了他,听到九阿哥这样的话,康熙反常地没有生气,只是冷哼一声道:“你以为朕能跟你一样没心没肺?”
“皇阿玛现在在这里着急也没有用,一两百年以后发生的事儿,我们谁都无能为力。”微一沉吟,九阿哥又道:“不过既然有了这部史书的提点,我们倒可以试着改变现在的大清——富国强军,建海军,造军舰,造枪造炮,这些都需要人才,这就要广建学堂,要办工厂,发展商业——还有那个什么工业革命,用蒸气动力代替人力畜力——以后的世界不是人多就力量大,重要的是技术,别人的枪炮厉害,我们大清人再多,八旗即便是恢复祖宗遗风也照样抗不住。”
九阿哥或许是旁观者清,看完书便总结出了一条条重点,而康熙正是因为得失心太重,有些失了冷静,又因为年老心有顾忌,想要大刀阔斧地改革却又会想到这其中的种种难处——这三年他想的重点就是要练兵,要建海军,要研究枪炮,可是这些哪一样不是要砸银子的?可是现在的大清已经连自己的根基旗民都快养不活了,哪里有银子办那些大事?发展商业倒是来钱快,可是重商又会伤农,农业危机会造就饥民流民,最容易动摇国本了……
虽然不愿意承认,此刻康熙心里却知道,眼前这个儿子今日些话都让自己有所顿悟,这也说明有些事情果然是需要有个人商量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办法。压下心中的感慨,康熙也半是抱怨半是感慨道:“你说得轻松?你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可是那些事哪一个是容易办成的?你们一个个不是想着躲懒,就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朕马上就到花甲之年,你以为朕还年轻还能看着大清几年?这两年朕有时候甚至会想着,若是朕不知道这天书里的内容就好了,至少到了闭眼那一天也能安心些!”
“所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