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还不曾被收房,若是以前她或许还会对九阿哥心生芥蒂,觉得这个孙子这是在抗议自己赏人之事。然之前九阿哥生日那天的事她后来也听说了,倒也先入为主地认为与其他两个不拘小节的孙子比起来,九阿哥这个孙子还是不错的——哪怕他不是为了两位王爷的丧事才没有纳了刘氏,但只看他在这件事上不像三阿哥和十阿哥一样无所顾忌,没有给人拿到错处,这事就办得漂亮周全。话说她当时赏人时也本意是让三个孙儿在两位王爷百日后再将自己赏的侍女收房,就跟给八阿哥指侧福晋一样,只是当时自己没有多说那一句话,三阿哥和十阿哥不到半个月就将自己赏的丫头收了房,最后还让三阿哥跟九阿哥生了芥蒂——这实非她心里所愿!
心里这么想,皇太后对妾身未明的刘氏便视若无睹,完颜氏和刘氏心里都着急,却也没那个胆子和脸面在这种场合开口,提醒上面的皇太后给刘氏“做主”——
三福晋倒是想夫唱妇随给九阿哥找些不痛快,不过想到中秋家宴时皇太后为何给丈夫赏人,她终究没有再敢多嘴。
家宴上,皇太后直接提醒惠妃宜妃注意盯着八阿哥娶侧福晋和十一阿哥大婚的事,二妃自是爽快应下,宴会上的气氛倒也慢慢轻松下来。
说话间德妃也冷不丁冲宜妃道:“今儿九福晋连几个侍妾都带来了,怎么单单不见皇上赐给九阿哥的格格?说起来,似乎自从那玉格格进了阿哥府,就不曾进宫来给太后娘娘和宜妃姐姐请安。”
闻言宜妃一脸欢快笑道:“那丫头去了三圣庵,说是要好好在菩萨面前将自己为太后娘娘抄的佛经诵上九天九夜,然后再献给太后娘娘。那丫头一片孝心,我哪里会不同意?臣妾知道太后娘娘喜欢那瓜尔佳氏抄的佛经,之前便自做主张允了她所求,今日也替她给太后娘娘求个情,还请太后娘娘瞧在那瓜尔佳氏一片虔诚和孝心的份上,别怪罪她,只回头让她再给您抄几部经书就是——”不管心里有多么不喜关璎,在这个时候她也得护着对方,不然德妃和其他人第一个笑话的只会是自己。
皇太后是真心不在意关璎进不进宫请安,反正以她的身份,也不是非要进宫不可。又听得宜妃的解释还算漂亮,自然更不会计较什么,说话间遂也带了两分玩笑语气:“宜妃你这到底是为瓜尔佳氏求情呢?还是让哀家罚她呢?”
“臣妾自然是听太后娘娘的,太后娘娘怎么高兴就怎么来——”宜妃的奉承逗得太后脸上的笑意又浓了几分,见此,其他人也不甘落后跟着开口,场中的气氛复又热闹起来。
另一边九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