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教改方案 下(2 / 4)

官家 不信天上掉馅饼 3573 字 2021-06-10

董书语不是宁阳人,未婚,可以说,在宁阳没有任何真实意义上的亲戚,七大姑八大姨,都和她拉不上半点关系。要有熟人朋友,也是在工作上认识结jiāo的同事,没有什么利害相关。

她又是nv同志,什么喝酒,按摩娱乐等等,对她的yòuhuò力远不如男xìng领导那么强大。

这样一个人,放到“攻坚位置”上,纵算是“千夫所指”,她也不会太在意的。

原来刘书记当初做出那个决定的时候,早就埋下了后手。

此人年纪轻轻,眼光当真长远。

“第二个,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这么多年,我们实施的都是应试教育。大多数教师,平日里钻研的就是课本和习题,其他方面的知识,非常狭窄。这样的一支教师队伍,很难真正的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教育事业,育人在先,授业在后,这是基本的先后顺序。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全区教育系统,推行全面的考核制度。所有的教师,不管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都需要重新考试,重新审核,统一竞聘上岗。”

谈到这里,董书语眼前不由浮现出苏沐清清秀秀的脸庞。

说起来,这也是一种缘分,苏沐刚到宁阳的时候,就是董书语接待的,虽然只是短暂的会面,彼此都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后来董书语担任教委主任,前往刘伟鸿办公室汇报工作的时候,刚好在外间碰到苏沐,而当时刘伟鸿正在接听一个要紧的电话,苏沐就和董书语在那里jiāo谈起来。原本只是一种礼节xìng的jiāo流,董书语随口谈到了教育改革的话题。不料苏沐竟然对此非常感兴趣,发表了许多的意见,让董书语大感讶异。比如董书语现在谈的这个意见,就出自苏沐的脑袋。

谈到当年在青峰农校读书的时候,苏沐对刘老师赞不绝口。说刘老师不但专业基础扎实,授课水平也很高,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教会了大家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他们那班同学,对刘老师都深感佩服。

苏沐认为,做老师,就要有刘伟鸿那样的水平,单单会解习题可不行。除了教出一堆高分低能的解题机器,再无其他作用。

苏沐在教育改革方面的一些看法,明显影响到了董书语的思维,在教改方案之中,加进去了很多苏沐谈到的内容。和刘伟鸿逐一探讨这份方案的时候,董书语也明白向刘书记汇报了,哪些东西是出自苏沐之口,她借用了。

刘伟鸿还随口开了句玩笑,说苏沐和她tǐng般配的,要不处处试试看。

当时董书语就红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