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章 各怀心思(2 / 4)

官家 不信天上掉馅饼 3114 字 2021-06-05

“刘书记,各位同志,关于教育改革,我是完全赞成的。中央领导高瞻远瞩,洪副总理目光如炬,我们都十分钦服。目前我们的教育现状,刚才董主任已经总结过,确实不容乐观,尤其是普及率不高,初高中毕业生就业困难,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不改不行。总体上来说,教委这个改革方案,我基本赞同。教师队伍要强化,教育系统不能再搞顶职那一套世袭制的东西,这是对的,应该马上改。只有强化了师资力量,我们的教育水平才能更上一层楼。”

魏凤友这番话,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领导发言一般都是这样的,先肯定大方向,再“但是”。

毕竟刘伟鸿已经明白无误地说了,教育改革的试点工作一定要搞,魏凤友不可能在这个上头和刘伟鸿唱对台戏,真要想全盘否决这个教改方案,那也是sī下里找刘伟鸿谈,不是在会上公然讲出来,那就完全没有退路了。

魏凤友不但有大方向的肯定,也有细节上的肯定,这就更显得颇有诚意。

“开放教育领域,允许sī人资本进来办学,补充公办学校的不足,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各类实用型人才,这个建议也非常的好,我完全赞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初中级技术工人,将成为抢手货。不但我们宁阳需要这样的人才,整个京华市,乃至整个大江三角洲城市圈,明珠,吴中,梁泽,南都这些城市,都大量需要,办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这个东西,我认为要搞的话,就要趁早,抢在别人前面。而且要高,大规模的搞,要形成规模优势,甚至要形成一个产业。不但为我们宁阳的待业青年服务,也为全市全省的待业青年解决一技之长的问题。董主任,你们教委可以马上落实这个事情,尽量引进有实力,有技术的大资本来办学,不要小打小闹的。”

魏凤友说着,轻轻挥了挥手,不知不觉间,带上了一把手的气势。

两年前,他本来就是宁阳的一把手。

董书语连忙点头应道:“是,区长,我们一定会抓紧落实的。”

“嗯,这就好。有关九年制义务教育,你们谈的那几点内容,我也基本上赞同。如果我们把义务教育搞起来,那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让利于民,对我们党和政fǔ的影响,非常的正面。只要财政许可,我认为这个工作是能够做好的。具体的预算,我们到时候再开个会,把相关部mén的同志都召集起来,好好的研究一下,看看怎样nòng,才是最好,最稳妥和最长远的计划。”

魏凤友继续说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