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2 / 4)

官家 不信天上掉馅饼 3125 字 2021-06-10

反对小造纸厂上马的,效益很低,污染很大,实在不划算。但下面的地市,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要搞,孙省长一个人也拦不住。为了这个事,孙省长不知生了多少回闷气。每次生气,都是我陪他喝个小酒,说说话解解闷。”

戴林说道,眼里忽然流lù出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意。或许又想起了当年给孙文平当秘书时的情形。宾主相得,和顶头上司有共同语言,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也许正因为戴林和孙文平理念相同,所以孙文平才将戴林当作了自己政治上的“衣钵传人”。

刘伟鸿却由戴林的话语之间,想起了离京之前,洪副总理和他的那次谈话。洪副总理说,国内的很多事情比较复杂,不放就不开,一放就全开了,想收都收不住。

其实这也是有“传统”的,老祖宗就曾经说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多年前,伟大领袖以文化之名,发动的那场大革命,当初伟大领袖的本意,也不是要搞那么大的“规模”,曾经亲口说过,搞几个月就收,但是要反复地搞,把一切反动势力都消灭掉。但是后来,就收不住了,下面的人都已经狂热起来,纵算是伟大领袖,也没办法收住。

说到底,这是“唯上”的文化传承所造成的官场心态。

因为,官自上出。

谁手里握着乌纱帽,官员就向谁负责,这是必然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状态,归根结底,就要改变“官自上出”的模式。“官自民出”,官员自然向群众负责。

所以,刘伟鸿其实和戴林一样,也是“异类”。

“刘书记,你跟他们不一样,这个我知道的。本来,把我的书记免了,我确实想不通。为什么给群众办点事,就那么难呢?实话说,我这个区委书记想为宁阳的群众办点实事,都是这种下场,基层干部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后来,我听说不是魏凤友接我的位置,上级决定把你派到宁阳来当书记,我又高兴了……嘿嘿,你别摇头,是真的……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刘伟鸿禁不住问道:“戴书记,我是什么样的人?”

“本质上,你和我是同一类人!”

戴林十分笃定地说道。

刘伟鸿笑道:“倒要请教!”

“刘书记,你别不认同,我教了那么多年书,又当了那么多年干部,别的本事没有,看人倒是看得tǐng准的。你在国资办督察局做局长的时候,你的那个有关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报告,我也有幸拜读了。我的一个同学,在首都工作,他nòng到一个复印件,我去首都出差的时候,看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