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一天天过下去,怎一个“难熬”了得。如今刘书记亲口承诺,化féi厂还要继续搞下去,自然让他们满怀希望了。
“怕齐啊,你可是经营工厂的行家里『绿『sè』』。”
刘伟鸿望向柳齐,笑着说道。
柳齐连忙谦虚地摆了摆手说道:“书记,你这可是笑话我了。在你面前,谁敢自称是经营的行家里手?我那两下子还不全都是在你那学的?”
“呵呵,这就不要谦虚了。术业有专攻,我以前也就是给你们指了个方向。具体的经营管理,市场开拓,都是你们自己在『mō』索。这种实战经验,是最宝贵的。谈谈吧。”
“好,书记,那我就班ménnòng斧了。就目前化féi厂这个情况来看,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急须解决。第一个就是要重建销售网络,这是恢复生产的前提。不然我们这边开足马力生产,销路却没有保证,一下子就会把流动资金压死同时也很挫伤工人的积极仙……”,柳齐谦虚几句之后,便开始侃侃而谈:“张厂长,我们化féi厂以前在哪些地方建了销集部?”
张宪军连忙答道:“就是在久安市里面有一个销售部,以前主要是通过供销社和农资公司在销售。”
这倒是九十年代初期很多国有企业的特点,一般都是和『政fǔ』直属部mén对口,基本上没有自身的销售网络,带着很浓郁的计划刁经济的痕迹。这种体制,几乎没有竞争,也就更不存在压力。一旦开始市场化,群众可选择的产品多了起来,国有企业的很多产品,市场占有率便迅速下降,很快便被挤出市场。化féi厂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作为一个有着后世记忆的人,在刘伟鸿看来,一旦出现市场份额快速下降的苗头,就应该马上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是企业的本能,就好像人遇到危险便会立即趋避一样,都不用过脑子。但国有企业却没有这种本能的反应。因为国有企业的干部,是真正的国家干部,一切都有保障的,至少在国有企业大规模改制之前,这一点毋庸质疑。多少年了,大伙今都习惯了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模式,连一点市场的概念都没有,又怎会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反应?
柳齐摇摇头,说道:“这可不行。单纯依靠供销社和农资公司,肯定不行。他们和我们没有隶属关系,我们的化féi,销不销得出去,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销出去了,他们不多得一分奖金,销不出去,他们也不少得一分工资。一点动力都没有。这个销售网络,必须由我们厂里自己建起来。所以当务之急,是要马上重组厂部,把必要的科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