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刘伟鸿轻轻叹了口气。他还是太年轻了,地位太低,人微言轻,不足以改变整个大局。接下来,共和国就要面时益发残酷的国际局势了。
马国平现在对这个侄儿的言语,已经没有任何轻视之意,连连点头,说道:“放心吧,我会尽量向老爷子提建议的。伟鸿,你们那个材料,要抓紧报上来。”
“好的,姑父。”
刘伟鸿放下电话,开始督促李刚等人,抓紧出材料。
不过这是个系统工程,太急了肯定不行。马国平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就是要把这个事情,搞成“全国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既然如此,就不能搞得马虎了,必须搞细致点,深入点。组工系统的全国经验,那能开玩笑的?
应该说,马国平对刘伟鸿的关照,可谓是不遗余力了。刘伟鸿在《号角》上发表的那篇文章,被事实证明是“高瞻远瞩真知灼见……”,但在实际上,却不一定能帮得了刘伟鸿多少忙。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刘伟鸿的“高屋建瓴”和他二十四岁的年纪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再怎么提也有个限度。难道还能选举一个二十四岁的中龘央委员不成?刘伟鸿现在的职务,都已经是全国罕见,惊世骇俗了。这篇文章的最大作用,只能是帮刘伟鸿提高知名度,让当朝诸公都知道,老刘家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年轻后辈横空出世了,将刘伟鸿这个名字记在心里。短时间内不会有多少实质xìng的助力。等得刘伟鸿年岁渐长,此事造成的巨大影响也就慢慢的淡了。最多以后提拔刘伟鸿的时候,提上这么一嘴,大佬们有点模糊的印象而已。甚至过得几年,现在被刘伟鸿“震惊”到了的老人们,都相继凋零了。
所以现阶段,刘伟鸿还必须有能够和他的职务、年龄相匹配的硬邦邦的成绩。刘伟鸿鼓捣的干部任免公示制度,刚好凑得上去力
这个才是合用的“东西”!
马国平深信,自己这么干,一定会让老爷子满意的。
老刘家出了干里驹,老爷子能不记挂着么?只是以老爷子的身份地位,断然不能亲自对一个副处级年轻干部的提拔重用发表什么明确的意见,那也太着相了。马国平身为老爷子的nv婿,中组部干部二局局长,这样的事情,是一定要出面代劳的,不然反应未免过于迟钝。
除了向老爷子邀功,马国平也确实想要好好栽培一下刘伟鸿。这个侄儿年纪轻轻,便表现出了如此不凡的天赋,假以时日,必成大器。马国平自己的子nv还小,终有一天,有仰仗刘伟鸿关照的时候。至亲归至亲,该结好的那张关系网,必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