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河套地区(2 / 4)

汉末暴徒 风卷尘生 3164 字 2021-06-05

以前,主要是匈奴人在这里活动。秦统一之后,派蒙恬率30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徙谪戍以充之”,但泰祚短促,秦末天下大乱,移民皆返还家乡,河套复为匈奴所有。后来汉武帝反击匈奴,占领河套。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粮饷运输极为困难,于是西汉作出开发河套的重大决策,并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成就。曾设立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和西河郡的河西部分,统属朔方刺史部。

王莽时与匈奴关系紧张,河套复被匈奴重新占领,于是边民又流入内郡。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采取收缩政策,西、北边郡多被放弃,大批大批的汉人又迁了回来。随后匈奴发生内讧,南匈奴单于归附,自始归附汉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大部分良田又变成了牧场,只有一少部分汉人豪强地主留在这里耕种少部分土地,且大多都供应给匈奴人,西汉时期建立起来的城池也大都荒废。

南匈奴反汉攻打并州之际,这些豪强地主不是迁回内地,就是投奔了南匈奴叛军,朝廷在河套之地设立的官员更是被屠杀殆尽。随后马超率西凉军征讨南匈奴,“三光政策”之下,匈奴人数锐减,汉人豪强不是被消灭就是逃走,导致大片大片汉人豪强地主所耕种土地也空了出来,甚至还没来得及秋收。马超自然不想浪费这些肥沃的土地,故此才主动请求剿灭黑山贼,其目的就是想让这些流民到河套屯田。

本来马超还想大肆开放河套,让这片后世西北产粮大区重复西汉时期的辉煌。但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不太现实,他的势力太小了,根本负担不起前期开发所用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名义上也说不过去,毕竟现在天下还没有真正大乱,不能为所欲为。

但找人耕种那些地主豪强被迫放弃的良田还是可以的,这些良田可不少啊!且都是西汉时期开发的,水利设施完备,只要劳动力充足,余粮养活一二十万大军一点问题都没有。再加上有大片水草丰美的草原可以发展畜牧养殖业,整个河套地区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后勤补给基地。更重要的是河套产铁产盐,西汉时期便在这里大规模冶铁晒盐了,只要有劳动力,这些资源都可以重新开发。

至于运输方面更不是问题,虽然黄河在这一带险滩居多不利于水运,但这里是产马基地,马匹多得数不胜数,在这个年代,马匹比汽车还管用。

当下马超便把南匈奴的情况跟眭固、杨凤二人仔细说了一遍。两人闻言大喜,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并保证说服投靠他们的流民迁往南匈奴屯田。土地是现成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