阂。
赵佶却是未有丝毫恼怒,缓缓道,“我只能想到有关于我的事情。”
“说来听听。”沈约满是鼓励道。
赵佶微微吸气道,“对方有人冒充沈先生,诱骗我前来,却随即消失不见,有……太子随即过来以清君侧为名,说要将沈先生严惩……”
聂山立即意识到——这是针对沈约的一场攻击。
邵青云同时想到这点,向沈约望去,见到他没有丝毫波动的表情,心中暗想——都说清者自清,可真如沈约做到这种惊涛骇浪中仍旧风淡云清的实在世间罕见。
“我本来有诸多不明。”
赵佶对沈约也改了自称,缓缓道,“我那时怀疑李斌说谎……”
李斌打个冷颤。
赵佶随即道,“我也痛恨逆子忤逆之行。”看向沈约,赵佶缓声道,“我也曾怀疑过沈先生有什么打算……”
沈约笑笑,“人之杂念,须臾千转,有念头不是过错。”
赵佶沉默片刻,沉声道,“被念头带偏本心才是大错特错?”
沈约终有欣慰的笑容,喃喃道,“很好。”
赵佶居然也露出丝微笑,“我到现在才明白先生的用心良苦,也看清楚幕后之人是想动摇我的信念,再将我拖入永劫城那种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是赵佶一直害怕的事情,但说出这些后,他内心居然不怕了。
沈约凝声道,“心若清明,无处不佛土,心若愚痴,处处皆牢笼。”
赵佶闻言,脸上居然似有光芒绽放。
众人望见,无不惊诧,哪怕沈约望见,亦是略有惊奇。
沈约知道赵佶只是痴、却未见得是坏,这还是有本质的不同。
贪嗔痴虽均为六道中的下三道,痴对应的是畜生道,贪是饿鬼道的标签,而嗔却和地狱道密切相关。
虽然三者皆毒,对世人影响很大,可若要比较,痴比贪的境况要好些,而嗔为下三道中最难以化解的轮转。
一入嗔之地狱,累劫难以解脱。
当听到水轻梦提及无间地狱之名的时候,沈约其实就想到——这是形容一个极度愤怒的世界,在这种地方,愤怒永无化解的可能。
永劫城的迷宫不就是这样?
沈约早就看清楚本质,释迦也早就告诉世人化解三毒的方法——戒定慧!
去贪用戒,去痴因慧。
而真正化解嗔的无上妙法,就是定!
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