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3节 家事国事(2 / 3)

极限警戒 墨武 2212 字 2022-04-17

事情?”

很多人难解沈约的意思,赵佶却是清清楚楚,缓缓道,“不错。”

当年也是李纲劝赵佶禅让?!赵佶找来的臣子,都是靖康之难前的决策人物?

沈约得到这个结论,暗想历史虽在改变波动,可很多事情,还有它固定的脉络。

“李大人身为太常少卿,素来掌祭祀礼乐一事,何故妄议国事?”沈约发问道。

有人暗想,让我们议论的是你,不让我们议论的也是你,你权大,你说的算!

李纲平静道,“沈公子以家事询问蔡待制,不才微有感慨。”

“感慨何来?”沈约随即问道。

李纲缓缓道,“想父母有错,哪怕孔子也是无可奈何。劝诫尊长,对方不听还能态度恭敬而无怨,着实难以做到。”

沈约笑道,“他自他错,你自你善,真心可如金刚不坏,又好似白莲不染,若能悟此,当无所怨。”

李纲微怔,思索良久,这才叹道,“沈先生着实高见,一语解不才多年的困惑。”

谷钬

那一刻,李纲竟有恭敬之意。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也是孔子所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哪怕别人不理解你,你也不会生气,那就算是个君子了。

孔子对君子的定义看似不高,但这世上着实没几个人能做到这点。

你知道对方有错,若是不相关的人,你可以视而不见,但若是身边人,你劝诫亲人亲人又不改,你整日面对这个错误干扰你,就像个蚊子围绕你转,你又不能拍死这个问题,那时候想不懊恼都难。

说无怨,实难无怨。

李纲本意就是如此,他是正直之人,因为正直,这才对孔子所言亦是感慨——臣知道却做不到啊。

不想沈约随即一语就让他恍然而悟——你何必一定强求对方改正?你也很难让世界按照正确去运转,但你可以让自己内心坚定无染。

正是领悟此意,李纲对沈约着实肃然起敬,这才将“公子”的称呼,改为“先生”。

群臣微哗,能当李纲一声“先生”称呼的人,这世上又有几个?

沈约察觉到李纲的改变,淡然道,“公子、先生,于我无关。”

李纲轻叹道,“高见,高见。”

他为人正直刚烈,也是拜读佛法,很快明白沈约的用意——我心性如朗朗晴空,始终不改,你对我称呼的改变,只是反应你内心的动荡。

“沈……先生……”

李纲明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