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这般说,想必事有蹊跷。太子本着体察民情的心意,前来为神霄派释疑,同时解陈贡士心中疑惑,我想太子无论为了哪个,旁人都不会认为有问题吧?”
蒋宣为人老道,说的滴水不漏。无论陈东所言是否有问题,太子均可置身事外。
赵桓听了,内心颇为满意,轻描淡写道,“正是如此。”
众人已到神霄殿前。
殿门紧闭。
张如晦道,“元妙先生不久前让我等暂时关闭神霄殿,不得他的许可,我等弟子不能开启殿门。”
赵桓皱了下眉头。
蒋宣随即道,“元妙先生何在?”
张如晦略有些支吾道,“应在三清殿闭关。”
众人心中都想——前有陈东状告,后有林灵素立即闭关,天下哪有那么巧的事情呢?
“元妙先生何时出关?”蒋宣再问。
张如晦犹豫道,“或许三五天。”
“或许三五年?”赵桓微有冷笑道。
他本来有些讽刺之意,张如晦却郑重道:“师尊妙法通神,若说闭关三五年,也并非没有可能。”
赵桓怒极而笑,“道长不觉得荒唐吗?”说话时,感觉蒋宣触碰了下他的衣袖,倒不解蒋宣的意思。
张如晦摇头道,“太子虽是尊贵人物,可显然不清楚道法高深,不是俗人能够管中蠡测。想在十二年前,曾有慧持法师树中入定七百年,树折方显真身。当今天子也曾目睹此事,甚至作诗几首……贫道记得一首……”
他略有沉吟,缓缓吟道,“七百年来老古锥,定中消息许谁知。争如只履西归去,生死何劳木作皮?”
赵桓沉默下来,没有反驳。
他知道张如晦说的是什么,政和三年,有嘉州官员启禀朝廷,有狂风吹折古树,树中显现一个修禅入定的高僧。
常人哪怕留发留甲,最多及腰如鹰爪,可那僧人须发批体,指爪绕身,达到了一个世人根本不可能的状态。
那僧人在入定!
而且仍没有出定!
当天子赵佶得知此事后,让三藏法师敲击金磬唤其出定,将这僧人带到京城。三藏法师询问那高僧是谁,那高僧竟给世人一个离奇的答案——他是东晋慧远法师的师弟慧持,游峨眉至此,树中入定,一定七百年!
当初赵桓不过十数岁,倒也听过此事,可那时候的他听过就忘,今日听张如晦重提此事,才知道蒋宣暗中提醒他的就是这件事情。
赵恒不能驳斥,因为这是他父亲亲自做诗验证